大企业税务管理,即将面临哪些需求变革?
随着“金税四期”的推进和发票电子化的发展,中国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模式逐步从传统的“经验管税”、“以票控税”转向“以数治税”的精准监管模式。这一转变既为大企业供应链加速升级带来了便利,也对大企业税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首先,税局端征管模式的转变造成的直接影响是,大企业需全面考虑开票、用票等全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管控,并与业务流程实现协同,这对企业的硬件、软件升级和管理系统协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大企业规模大、层级多、组织架构复杂,在落地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
- 多元化经营带来的业务差异与跨区域经营导致的税收政策法规执行口径差异使得大企业税务规则统一化、标准化难度提高;
- 业务的快速发展和税收政策的频繁变化要求大企业具备灵活应对变化的能力和持续运营优化的能力;
- 从集团总部到末级运营公司,各层级的税务管理边界如何切分是一项持续且艰巨的任务;
- 内部管理提升变革涉及多个部门,部门间的壁垒和推动难度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目前许多企业对税务数智化缺乏足够的重视,缺乏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普遍存在资金配套不到位、数智化人才短缺、ERP数智化水平不一、业财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尽管大企业对税务管理数智化提升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从转型的效果来看,目前多数企业仍处在初级阶段。对此,有几种常见的错误观点需要警惕:
1)不应等待金税四建设完成之后再考虑数智化转型,而应正确认识局端系统建设给企业带来的机遇和价值,并主动拥抱变革;
2)不应将数智化建设视为IT部门的独角戏,税务部门应积极参与建设过程,确保系统的业务需求满足和业务可用性;
3)不应等待ERP建设升级之后再考虑税务数智化转型,而应纳入ERP建设的整体规划中,确保税务管理与业务、财务的紧密集成;
4)不应认为系统上线后数智化转型就完成了,而是需要持续关注系统的持续运营和优化升级,确保税务数智化转型能带来可持续的价值。
因此,面临着“金税四期”全面升级的税收征管模式,大企业应充分认识到数智化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应对挑战,克服困难和误区,确保税务管理与企业整体战略和业务发展的协同转型。
“以数治税”下的组织架构、风险合规及税收规划
税务数智化转型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将深刻影响大企业的组织架构、数据治理、税收规划等多个方面。为确保转型的顺利推进,企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采取相应的策略。
首先,组织架构上,税务数智化转型要求大企业进行组织变革,包括重塑数智化的税务组织,加强人才复合能力的培养,并配置与税务数智化相匹配的新型税务职能岗位。
通过人才培训、自主学习等方式逐步培养一支既具备数智化视野又熟悉税务业务知识的“税务+数字”复合型人才队伍,包括数智化管理人才、数智化应用人才和数智化技术人,为企业税务管理数智化转型储备人才力量。同时,借助数智化税务管理平台,通过划分专家税务、业务税务和共享税务等核心职能,搭建更加敏捷高效的税务职能运作机制。
其次,数据治理上,大企业需要将核心涉税数据集中管理,从中挖掘更大的业务价值,进而优化业财税管理,打造核心竞争力。
大企业经营范围广泛,涉及税种较多,面临着信息化顶层设计不足、部门协同性差、数据分散、数据分析不足、缺乏治理体系、数据质量和安全问题,以及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难等问题,涉税数据治理工作无疑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
只有以数据可使用、数据可追踪、数据可管理为导向,大企业才能实现数据资源在各组织机构部门的共享,推进信息资源的整合、对接,从而提升企业单位税务数智化水平,更好地满足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成本核算、经营决策的需要。
最后,税收规划上,运用数智化技术开展税收规划,可以降低税收成本,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退税减税降费政策是一项重要的税收红利,但优惠政策种类繁多且更新频繁,这给企业享受税收优化带来合规性和操作性的挑战。
因此,税收优惠管理数智化转型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数智化转型不仅可以实现税收优惠政策的及时获取与准确使用,还可以提高税务优惠事项申报与备案数据管理的合规性,从而实现税收优惠节税效果的事前预测与事后评估,确保税收优惠应享尽享。
综上所述,税务数智化转型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企业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策略规划。通过重塑组织架构、加强数据治理、提升税收规划能力等措施,企业可以逐步推进税务数智化转型,实现企业侧税务管理的数智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