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与保健,作为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新增赛项,紧密贴合党的二十大精神,致力于加速健康与养老产业的蓬勃发展,并深化医养康养结合的服务模式。此赛项不仅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更通过竞赛的引领作用,为职业教育树立了新的标杆,推动了教育改革的深入实施。
一、老年护理与保健赛项概述
本赛项以增进老年人福祉为核心,巧妙融合了老年护理、康复保健、健康管理、营养指导等多领域知识,遵循国家“居家-社区-机构”的养老服务体系,精心设计了社区居家与医养机构两大工作场景。每个场景均涵盖基础护理、慢病护理、康复服务和健康保健四大模块,其中前三个模块为综合实操环节,分别在三个赛室进行,每环节限时12分钟。赛项旨在全面考察选手的技术技能、创新能力、科学护理、健康教育、健康评估、问题解决及人文关怀等多方面的能力。比赛当天,案例或任务将进行30%的随机调整,实操结束后,选手需更新健康档案并撰写健康保健指导书,限时40分钟,以此检验其科学分析与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比赛内容详解
2.1 赛题构成与考核要点
老年护理与保健赛项的案例由各地专家共同开发,并在开赛前一个月在官网公布样题。比赛前三天,在监督仲裁组的监督下,由裁判长指定人员抽取正式赛题和备用赛题,专家组现场用应变题(占30%)替换抽取的部分赛题。比赛时,专业标准化病人(SP)根据案例脚本进行演绎,案例内容涵盖常见疾病的照护,以慢性病为主。照护对象主要是半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照护任务需全面关注照护对象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问题。选手需根据案例描述及时间点设置要求,在不同场景中与照护对象充分沟通并评估后,完成针对性的护理保健任务,包括评估沟通、解释取得配合、执行护理保健任务(2023年涉及30项单项操作)、针对性健康指导(生活方式、饮食运动指导、用药指导、康复锻炼、心理慰藉、社会支持)等。此外,不同场景的操作需具有延续性和巧妙设计。
2023年老年护理与保健赛项专家抽取的赛题及考核内容
2.2 任务分析与评分解读
虽然本赛项为综合实操,但三个赛室分别进行独立评分。以社区居家模块中的“指导老年人进行踝泵运动”为例,结合国赛评分标准,进行详细的评分解读。通过这一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赛项的评分要点与考察方向。
指导老年人进行踝泵运动部分评分解读
2.3 分析更新健康档案和撰写健康保健指导书
本部分的评分采用COMET综合评分法,这是一个在国际上广泛应用、经过严格心理测评技术验证、跨职业领域的大规模评估工具。该模型已被教育部高职专业评估方案开发、技术创新大赛和世界技能大赛等不同程度地采用。自2021年起,世界技能大赛开始采用反映典型工作任务的竞赛题目和真实性评价策略,通过分析性量规及主客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养老相关赛项也采用了这一评分细则,用于更新健康档案和保健指导书的评分。
COMET模型的结构包括能力级别、能力的内容结构、职业行动三个维度,以及直观性等8项能力指标。在赛前,我与团队成员在临床养老专家的指导下,对这一评分细则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共同制订了本模块的书写模板,以表格形式展现。我们充分考虑了评分中直观性、持久性、服务流程和工作过程导向等要求,表格包括老人目前存在的问题、关键问题、已完成的处理措施、下一步的处理措施及健康保健指导内容五大模块。在具体内容的呈现上,我们又综合考虑了评分中的功能性、经济性、社会接受度、环境保护与环境适宜性改进、创造性五大要求。
例如,在功能性方面,我们考虑了压疮预防中床垫、电动翻身床等用品的应用,以及智能餐具等是否符合老人特点。在持久性方面,我们考虑了请医生、心理师等其他成员参与的后续事宜。在经济性方面,我们考虑了纸尿裤选择、用药选择是否充分考虑老人的经济状况。在社会接受度方面,我们考虑了老人再婚、上门服务等,提供的照顾措施是否让家属、老人能接受。在环境保护与环境适宜性改进方面,我们考虑了适老化改造。在创新性方面,我们考虑了智能手环、防跌倒智能监测设备等。
三、备赛与参赛经历
3.1 备赛阶段:分阶段培训,逐步提升
针对新手选手,我们采取了从单项到综合、从模拟到实际操作、从简单到复杂实战的分阶段培训方法。在第一阶段,辅导团队教师分别研究操作标准,并逐一教授学生,同时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体能训练和沟通能力的提升。第二阶段,结合国赛题库和标准,进行情境式单项练习,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应变能力和沟通技巧。第三阶段,要求选手在高压环境下连续完成三项任务,以提升对案例的控制能力和体能。第四阶段为实战模拟,主要在校内实训中心进行场景式训练,并由辅导教师带领选手现场观摩养老相关赛项,做好心理准备。在训练过程中,除了硬件设施的配备,我们还选拔了对老年护理感兴趣的优秀学生扮演标准化病人(SP),全程参与选手训练。总体而言,所有选手都能紧跟教师的步伐,按照既定目标努力,顺利完成集训。
3.2 参赛经历
本次大赛汇聚了来自28个地区的54名选手,比赛为期两天,选手需完成社区居家和医养机构两个场景的展示,每人总比赛时间为176分钟。每场比赛由三位裁判共同评判,SP可以向裁判提供反馈,但不参与评分。
四、反思与启示
4.1 失分原因分析
4.1.1 操作细节不足
与前三年的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不同,本赛项要求学生在同一模块内更换三个不同的实操区域,依次完成基础护理、慢病护理、康复护理的操作任务。这对单项操作的细节要求极高。备赛中,指导团队基于前期经验,未能深入研究国赛考核操作,导致因细节处理不当而失分。
4.1.2 时间管理需改进
在本赛项中,保健任务的完成需要选手与SP的协作,不同SP的反馈差异导致时间分配不均。例如,选手在为刘本德爷爷进行雾化治疗时,由于老人情绪不佳,选手花费了过多时间进行心理疏导,导致后续时间紧迫。此外,SP在演绎场景时的体位和病情严重程度与平时训练有所不同,选手在协助老人体位转移时也耗费了额外时间,进一步加剧了时间紧张的问题。
4.1.3 提升抗挫和应变能力
作为首次参加国赛的选手,紧张情绪影响了他们的应变能力。例如,在对王能力爷爷进行止血包扎时,选手发现缺少绷带,导致整个包扎环节失分,情绪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了后续的照护节奏。学生未能及时发现并解决现场裁判设置的障碍,如未移开床头柜上的热水壶、未真实观察湿度计数值等,这些都暴露了选手应变能力的不足。
4.2 改进措施
4.2.1 深入挖掘操作细节,制定操作评分细则
以国赛失分为依据,本着“求精、求细”的原则,将大赛常考项目责任到人。要求团队成员结合国家标准、1+X老年照护课程标准及大赛考核标准,多方位、多途径查找资料,制定本院老年操作评分细则,以应对未来老年相关赛项的辅导。对于康复领域的内容,聘请临床专业康复师、专业课教师对辅导团队成员进行面对面授课,弥补不足,并将康复课程纳入护理专业教学中。训练中可结合拍摄视频、现场实战模拟、邀请专家点评指导等多种方式,以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4.2.2 多角度思考,强化时间管理
考虑到比赛场地、用物、SP等因素的影响,未来备赛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通过设置不同情景、更换不同赛室、安排不同SP演绎、创设不同障碍等手段进行多次模拟,记录选手的完成时间,针对超时情况集体分析原因并改进;(2)刻意要求学生在平时练习中留出30秒时间以应对突发情况;(3)加强日常练习的规范性,如真实洗手、记录;(4)每次调整选手的模拟比赛顺序,让其感受不同的紧张度;(5)赛前对每项任务的时间做到心中有数,比赛过程中除必须任务和临时应对外,避免临时增加动作增加不可控因素。随时观察倒计时器,灵活调整实操和宣教时间,强化选手的时间观念。研究表明,选手赛前需要预估每项任务的时间,比赛过程中要分清主次,既要完成任务,又要体现人文关怀。
4.2.3 积累经验,灵活应对
学生的应变能力既取决于个人素质,也与指导教师的能力密切相关。为了更好地应对大赛,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选拔心理素质强、基础知识扎实、应变能力灵活的学生;(2)辅导团队定期进行研讨,深入分析每个场景可能出现的所有意外情况,并制定应对预案,确保学生能够掌握;(3)训练情景应多元化,涵盖照护环境、仪器、照护对象等多个方面;(4)培养学生灵活处理任务和细节的能力,从多角度指导学生如何做出合理的选择,避免机械地完成案例任务;(5)师生应定期在养老机构或老年护理科室进行实践学习,通过多听、多看、多感受,积累真实案例,并将其融入日常模拟训练中,以提高学生的现场应对能力。研究表明,采用以赛促训模式能有效提升选手的核心竞争力。在未来的选拔和培训中,我们应吸取经验,为大赛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4.2.4 课赛融合,推动教学创新
研究表明,学校应贯彻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理念,围绕赛项开展教学改革和探究活动,以培养高职老年照护人才。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和大赛经验,我们发现老年护理与保健比赛内容和模式可以与老年照护教学相融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表明,在1+X证书制度下,需要从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有效衔接、优化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制定课证融通方案等方面提出改革策略,以促进学生更有效的学习。基于此,建议将大赛模式引入课堂,这不仅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还能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建立起养老照护的思维,提高后期培训效率。同时,将大赛评分标准和老年照护考核标准相结合,使所有选修老年照护课程的学生受益,既提高照护质量,又激发参赛兴趣。在课堂上培养一批学生SP进行情景式教学,既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又能为选手后期训练储备SP人才。研究表明,引入SP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赛项的认知,提高赛项相关知识水平及能力。评价方式建议摒弃单一的单项技能考核,按照本赛项考核模式进行改革,要求学生分组共同分析案例,合作完成案例任务,以此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
五、结语
老年护理与保健赛项对参赛选手能力的考核反映了社会需求,旨在培养愿意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但研究显示,护生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意愿较低。因此,学校需要从课程、大赛、实习、就业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参赛对选手的影响非常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其就业热情。随着老年相关赛项的不断涌现,建议教师多参加老年相关赛事的培训与观摩,分析不同赛项间的联系,拓展思维。学校也应以大赛为抓手,探索老年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赛教融合,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养老护理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