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网络编程 - 1

目录

为什么需要网络编程? —— 丰富的网络资源

什么是网络编程

网络编程中的基本概念

发送端和接收端

请求和相应

客户端和服务端

常见的客户端服务端模型

Socket 套接字

概念

分类

解释

有连接 / 无连接

可靠传输 / 不可靠传输

面向字节流 / 面向数据报

全双工 / 半双工

Java 数据报套接字通信模型

Java 流套接字通信模型

Socket 编程注意事项

完!


为什么需要网络编程? —— 丰富的网络资源

用户在浏览器中,打开在线视频资源,看视频等等,实质上是通过网络,获取到网络上的一个视频资源。

与打开本地视频文件类似,只是这个视频文件的来源是网络。相比本地资源来说,网络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网络资源。

所谓网络资源,其实就是在网络中可以获取的各种数据资源。而所有的网络资源,都是通过网络编程来进行数据传输的。

什么是网络编程

网络编程,指网络上的主机,通过不同的进程,以编程的方式实现网络通信(网络数据传输)

也可以只需要满足进程不同即可。所以即使是同一个主机,只要是不同进程,基于网络来传输数据,也属于网络编程。

特殊的,对于开发来说,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一般也都是在一个主机中运行多个进程来完成网络编程。

但,我们一定要明确,我们的目的是提供网络上的不同主机,基于网络来传输数据资源。

        进程 A:编程来获取网络资源

        进程 B:编程来提供网络资源

网络编程中的基本概念

发送端和接收端

在一次网络数据传输时:

发送端:数据的发送方进程,称为发送端。发送端主机即网络通信中的源主机。

接收端:数据的接收方进程,称为接收端。接收端主机即网络通信中的目的主机。

收发端:即发送数据,又接收数据。

注意:发送端和接收端只是相对的,只是一次网络数据传传输中,产生数据流向中的概念。

请求和相应

一般来说,获取一个网络资源,涉及到两次网络数据传输。

        第一次:请求数据的发送(request)。

        第二次:相应数据的发送(response)。

举个栗子:在快餐店点一个汉堡包。要先发起请求:点一份汉堡包,再有快餐店提供的对应相应:提供一份汉堡包。

客户端和服务端

服务端:在常见的网络数据传输场景下,把提供服务的一方进程,称为服务端,可以提供对外服务。

客户端:获取服务的一方进程,称为客户端。

客户端获取服务资源:

客户端保存资源在服务端:

举个例子:在银行办业务

银行提供存款的服务:用户(客户端)保存资源(现金)在银行(服务端)

银行提供取款的服务:用户(客户端)获取服务端资源(银行替用户保管的现金)

常见的客户端服务端模型

最常见的场景,客户端是指给用户的程序,服务端是指提供用户服务的程序:

        1. 客户端先发送请求到服务端

        2. 服务端根据请求数据,执行相应的业务处理

        3. 服务端返回相应:发送业务处理结果

        4. 客户端根据相应的数据,展示处理结果(展示获取的资源,或提示保存资源的处理结果)

补充: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交互,也是有多种模式的:

        1. “一问一答”:一个请求对应一个相应,一对一(最常见的模式,后续进行“网站开发”(web开发)也是使用这种一问一答的模式)

        2. “一问多答”:一个请求对应多个响应。(这个场景最主要是涉及到“下载”的场景中)

        3. “多问一答”:多个请求,对应一个响应。(这个场景主要涉及到“上传”)

        3. “多问多答”:一个请求可能对应多个响应,一个响应也可能对应多个请求。(这个场景主要涉及到“远程控制 / 远程桌面”。我们进行的鼠标键盘操作,都会作为一个一个的请求发送过去,另一方看到的画面,作为响应~)

Socket 套接字

概念

Socket 套接字,是由系统提供用于网络通信的技术, 是基于 TCP / IP 协议的网络通信的基本操作单元。基于 Socket 套接字的网络程序开发就是网络编程。

分类

Socket 套接字主要针对传输层协议划分为如下三类:

流套接字:使用传输层的 TCP 协议

TCP,即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传输层协议。

以下是 TCP 的特点(后续会详细介绍)

  • 有连接
  • 可靠传输
  • 面向字节流
  • 全双工
  • 有接收缓冲区,也有发送缓冲区
  • 大小不限

对于字节流来说,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传输数据是基于 IO 流,流式数据的特征就是在 IO 流没有关闭的情况下,是无边界的数据,可以多次发送,也可以分开多次接收。

数据报套接字:使用 UDP 协议

UDP,即 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传输层协议。

以下是 UDP 的特点(后续会细节介绍)

  • 无连接
  • 不可靠传输
  • 面向数据报
  • 全双工
  • 有接收缓冲区,五发送缓冲区
  • 大小受限:一次最多传输 64 KB

对于数据报来说,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传输数据是一块一块的,发送一块数据假如 100 个字节,必须一次发送,接收也必须一次接收 100 字节,而不能分 100 次,每次接收 1 个字节。

原始套接字

用于自定义传输层协议,用于读写内核没有处理的 IP 协议数据。(在此并不做了解)

解释

有连接 / 无连接

有连接:此处我们所提到的“连接”,并不是物理意义的连接,而是一种抽象的,虚拟的连接。(本质上是通信双方各自保存对方的相关信息)。

简单的例子:打电话,是一种有连接的通信方式,A 这边拨号,B 那边需要接通,才能说话。B 可以选择接通或者不接通。

连接首先的特点是双方都能认同。

无连接则是 发短信。无论 B 是否同意,A 都能发过去~

可靠传输 / 不可靠传输

网络上存在的“异常情况”是非常多的,无论使用什么样的软硬件的技术手段,都无法 100% 保证网络数据能够从 A 一定传输到 B。

此处谈到“可靠传输”,是尽可能的完成数据传输,虽然无法确保数据到达对方,至少可以知道,当前这个数据,对方是不是收到了。

此处谈到的可靠性,主要指的是,发送的数是否送到,发送方能够清楚的感知到~

面向字节流 / 面向数据报

面向字节流:此处谈到的字节流和文件中的字节流完全一致。网络中传输数据的基本单位就是字节。 TCP

面向数据报:每次传输的基本单位是一个数据报(由一系列字节构成)特定的结构 - UDP

全双工 / 半双工

全双工:一个信道,可以双向通信。

半双工:一个信道,只能单向通信

Java 数据报套接字通信模型

UDP 协议来说,具有无连接,面向数据报的特征,即每次都是没有建立连接,并且一次发送全部数据包,一次接收全部的数据报。

Java 中使用 UDP 协议通信,主要是基于 DatagramSocket 类来创建数据报套接字,并使用 DatagramPacket 作为发送或接收的 UDP 数据报。对于一次发送及接收 UDP 数据报的流程如下:

以上只是一次发送端的 UDP 数据报发送,及接收端的数据报接收,并没有返回的数据。也就是只有请求,没有响应。对于一个服务器来说,重要的是提供多个客户端的请求处理及响应,流程如下:

Java 流套接字通信模型

Socket 编程注意事项

        1. 客户端和服务器:开发时,经常是基于一个主机开启两个进程作为客户端和服务器,但真实的场景,一般都是不同主机。

        2. 注意目的 IP 和目的端口号,表示了一次数据传输时要发送数据的终点主机和进程

        3. Socket 编程我们是使用流套接字和数据报套接字,基于传输层的 TCP 或 UDP 协议,但应用层协议,也需要考虑,后面会说明如何设计应用层协议。

        4. 如果一个进程 A 已经绑定了一个端口,再启动另一个进程 B 绑定该端口,这种情况也叫做端口被占用。Java 进程中,端口被占用的常见报错信息如下:

此时可以检查一下进程 B 绑定的是哪个端口,再查看该端口被那个进程占用。

  • 在 cmd 中输入 netstat -ano | findstr 端口号,就可以显示出对应进程的 pid。
  • 在任务管理器中,通过 pid 查找进程

解决端口被占用的问题

  • 如果占用端口的进程 A 不需要运行,就可以关闭 A 之后,再启动需要绑定该端口的进程 B
  • 如果需要运行 A 进程,则可以修改进程 B 的绑定端口,换为其他没有使用的端口。

完!

http://www.xdnf.cn/news/2827.html

相关文章:

  • Genspark:重新定义AI搜索与代理的全能型工具
  • 私人笔记:动手学大模型应用开发llm-universe项目环境创建
  • 【前端vue生成二维码和条形码——MQ】
  • 【随身WIFI】随身WiFi Debian系统优化教程
  • AUTOSAR图解==>AUTOSAR_SWS_DefaultErrorTracer
  • 计算机网络 - UDP协议
  • 4.15BUUCTF Ez_bypass,HardSQL,AreUSerialz,BabyUpload,CheckIn
  • 【Docker】运行错误提示 unknown shorthand flag: ‘d‘ in -d ----详细解决方法
  • jQuery入门和选择器
  • JavaScript-立即执行函数(Immediately Invoked Function Expression,IIFE)
  • 【AI量化第24篇】KhQuant 策略框架深度解析:让策略开发回归本质——基于miniQMT的量化交易回测系统开发实记
  • dumpsys--音频服务状态信息
  • ASP.NET Core Web API 配置系统集成
  • 解决 VSCode 中 NVM 配置后无法识别 Node 和 NPM 的问题
  • 京东3D空间视频生成技术探索与应用
  • 游戏引擎学习第230天
  • [图论]Kruskal
  • Windows快速切换屏幕/桌面
  • 如何自学机器学习?零基础到实战的完整路径
  • 超详细VMware虚拟机扩容磁盘容量-无坑版
  • 探索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 驱动-自旋锁
  • opencv函数展示2
  • 4.17学习总结
  • 智能云图库-12-DDD重构
  • 【从零实现高并发内存池】thread cache、central cache 和 page cache 回收策略详解
  • DSO:牛津大学推出的物理一致性3D模型优化框架
  • Java与MySQL数据库连接的JDBC驱动配置教程
  • Java基础知识面试题(已整理Java面试宝典pdf版)
  • Operator 开发入门系列(一):Hello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