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发展历史
20世纪80年代:模拟技术和FDMA
20世纪90年代:数字技术和TDMA
21世纪初:数字技术和CDMA
LTE进步
下行100Mbps,上行50Mbps
用户面时延10-20ms,控制面时延小于100ms
带宽从1.4MHz~20MHz(1.4、3、5、10、15、20)
OFDMA技术增强了频谱效率
EPC(Packet Core Network 数据核心网,也称为SAE)
EPC关键技术
-
仅有分组域,没有电路域
-
控制面和承载面分离,扁平化架构
-
核心网控制面协议基于GTPCv2和Diameter,用户面基于GTPUv1,传输层协议基于UDP和SCTP
-
S5/S8均支持3GPP的GTP协议和IETF的PMIP协议
-
实现了核心网的融合,支持 3GPP与非3GPP(如Wi-Fi、 WiMAX等)的多种接入方式。
-
LTE提出了新的Qos特性,引入了默认承载概念
eNodeB
取代了3G系统中的Node B与RNC,相比于Node B,集成了部分RNC的功能
- 无线资源管理
- 无线承载控制:建立、修改、释放无线资源
- 连接管理控制:UE状态管理,MME与UE连接管理
- IP头压缩解压缩
- 接入层安全保护:空口加密和完整性保护
- UE附着时选择MME,传输上行数据到SAE GW(SGE + PGW)
- 传输MME寻呼给UUE、传输广播
MME
EPC中纯信令实体
SAE使用跟踪区(TA)来跟踪空闲的UE
MME处理用户在SAE下的附着、去附着、跟踪区、更新等,同时也处理和HSS之间的接口
MME负责为UE和EPC建立承载
MME通过S10接口互联
MME给UE分配临时标识(UE)
- NAS信令
- 移动性管理:用户附着、去附着、跟踪区更新、切换、空闲态UE移动性管理
- 会话管理:SAE承载建立、释放
- 安全
- 用户数据管理(S6a与HSS连接)
- 网元选择(SGW选择)
- 触发寻呼和广播
SGW
一定时间内,一个UE只能通过一台SGW连接EPC,与2/3G的SGSN类似
- 本地移动管理锚点:eNodeB切换时,切换到新的用户面
- 3GPP锚点:3GPP定义的不同的接入方式
- 当UE空闲,对下行数据进行缓存
- eNodeB/MME/SGSN与PGW数据包的转发
- 合法监听、计费
PGW
提供EPC与外部数据网络(比如PDN)的连接、Qos协调,与2/3G核心网的GGSN类似,当UE连接多个PDN时,可能连接多个PGW
- 3GPP和non-3GPP的用户面数据锚点
- 内含PCEF(执行PCRF的策略)
- 数据包过滤、计费、合法监听
- 给UE分配IP
- SGW与外部数据网的包数据转发
PCRF
维护EPC与外部数据网间的Qos关联,与PDN协商Qos策略
通过Rx连接外部数据网
-
计费策略:定义数据包计费规则
-
新承载建立时,提供响应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存储的是用户的EPS位置信息及业务相关的签约策略,数据库存储内容与HLR和IMS-HSS不同,HSS使用Diameter(集认证、授权和计费(AAA)为目的设计的协议)协议
- 永久的用户数据库
- 存储用户的EPS位置即业务相关签约数据
- 包含鉴权中心功能
空中接口及X2接口
空口是LTE-Uu,UE和eNodeB的接口,EUTRAN的无线接口
下行OFDMA技术,上行SC-FDMA技术
支持FDD和TDD两种模式
MIMO(多输入多输出)是一个可选的主要技术
X2,eNodeB之间的接口
分为X2用户平面和X2控制平面,X2之间的切换不需要EPC参与,切换过程可以通过X2接口转发缓存或者直接由SGW下行数据包转发
使用专用的信令协议X2AP
S1-MME与S1-U接口
S1-MME
eNode与MME之间的纯信令控制平面接口
S1接口专用应用层协议:S1 AP(S1 Application Protocol)
S1flex:MME pool技术,一个eNodeB可以连接多个MME(已实现负载均衡和数据冗余备份)
S1-U
eNodeB与SGW之间的用户面接口
纯用户数据接口
一个eNodeB可以连接多个SGW(因为一个eNodeB可以连接多个UE)
UE和eNodeB、SGW、MME都是一对一的关系,和PGW是一对多的关系
eNodeB、MME、SGW、PGW之间都是多对多的关系
S10和S11接口
S10
MME之间的接口,是一个纯信令面接口,没有用户面数据在上面运行
MME之间通过S10接口传递承载上下文信息
基于GTPv2
S11
MME与SGW之间的接口,一个MME可以处理多个SGW
S6a接口
MME与HSS之间
用户附着或者位置更新,MME通过S6a从HSS获取用户的鉴权信息、签约信息、位置信息
同时会在数据库中存储当前MME的地址,以及用户登记的时间
S5/S8接口
SGW和PGW之间
S5是本地SGW和PGW之间
S8是漫游时本地SGW和归属地PGW之间,等于S5 + 运营商间安全功能
主要是传递用户数据,信令面数据主要作用固定建立承载
GTP协议,也可以PMIPv6
S3和S4接口
EPC和2G/3G数据交换的网络互操作的接口
S3接口是一个纯的信令接口,用于SGSN与MME之间
S4包含控制面和用户面,是SGW和SGSN之间
当LTE用户漫游或者切换到2G/3G网络时,通过无线接入网经由SGSN传送到SGW PGW
当SGSN的DT功能开启时,RNC可以通过S12接口连接到SGW,S12接口是一个用户面接口
SGs接口
MME与MSC server之间
LTE与CS电路域通过SGs接口实现移动性管理
通过SGs实现用户短消息业务的传递和语言信令传递
SGi接口
PGW与PDN外部网络之间
可以基于IPv4或者IPv6
与2G/3G的Gi接口功能一样
Gx接口
PGW与PCRF
LTE漫游结构
漫游由MME决定,当UE尝试连接到网络时,UE会向最近的eNodeB发送附着请求(Attach Request),其中包含用户的IMSI,MME接收到请求之后,会解析IMSI,从中其去除MCC和MNC,然后判断用户是否是本地网络,如果不是,MME则会从HLR或HSS获取用户归属地信息,从而让SGW使用S5/S8去访问PGW
从这里可以看出,MME是控制漫游的核心网元
访问归属地的业务
拜访地SGW访问归属地PGW
S8接口(GTP协议或者PMIPv6),归属地PCRF为用户数据流提供Qos的控制策略
访问拜访地的业务
归属地PGW(PCEF)通过S9接口与归属地的PCRF之间进行连接,漫游控制策略取决于归属地的PCRF
LTE计费
SGW对于每个UE的计费与无线网络的使用相关,SGW生成SGW-CDR
PGW对于每个UE的计费与外部数据网络的使用相关,PGW生成PGW-CDR
支持在线计费和离线计费
PCC引入后时事计费流程
漫游计费结构
LTE用户接入外部数据使用漫游地的SGW及归属地的PGW,因此话单由漫游地是SGW、归属地PGW各自胜场话单后送往各自的归属的计费系统,然后进行漫游记费
LTE承载语言演进
1.LTE只适用于高速数据接入,语言业务需要电路域
运营商通过2/3G电路域网络提供语言业务
用户可以在LTE网络使用基于互联网是VoIP业务(局限性就是VoIP的局限性,有限的Qos,不能切换至2/3G)
2.电路域逐步隐退,LTE只用于数据业务,终端同时注册于LTE和2/3G电路域网络,语言业务仍然通过电路域网络发起和接收
当用户通过运营商发起语言呼叫时,终端自动使用2G/3G电路域网络
当用户有语音业务要接入时,在呼叫接续前终端将从LTE 网络转到2G/3G 电路域网络
3.VOLTE+SRVCC,运营商通过LTE提供VoIP业务员,IMS扮演控制中心的角色,语言业务可以切换到电路域网络
IMS是3GPP定义的呼叫中心,可以处理语言和多媒体进程,MME负责PS中语言进程的切换,MME和MSS定义了交互功能,PS的语言进程可以切换到2G/3G电路域,同时支持语言和数据进程
总结:在第三代的时候(VoLTE),语言业务从以前的在CSFB切换,增加了在MME切换语言进程,PS域语言进程即可切换到2G/3G电路域
CSFB方案
SGs接口短信息
终端无需退回2G/3G网络就可以收发消息,即单模终端在LTE接入网络下接受或发送短信息,不会影响同时的数据连接
- LTE终端(单模)、eNodeB、MSS、MME需要支持基于SGs接口的短信业务
语言CSFB
当用户接收或发起呼叫时,多模终端需要从LTE网络转移到2G/3G电路域接口以完成呼叫转移
运营商可以在eNodeB上通过调整优先级来决定CSFB的目标频段
- LTE终端(多模)、eNodeB、MME、MSS需要支持CSFB功能
TAI及TAI List
小区:Cell,是移动性管理的最小单位
小区标识(CI):Cell identification,网络小区最小单位
跟踪区(TA):Tacking Area,LTE覆盖区分成多个跟踪区,一个TA可以包含多个Cell
TA码(TAC):Tacking Area Code,标识TA,用于标识一个特定的跟踪区,TAC用于在网络中管理和跟踪UE,当UE在不同TA之间移动时,网络可以通过TAC来管理UE的移动性
跟踪区标识(TAI):Tacking Area Identity,用于唯一标识跟踪区,TAI = MCC + MNC + TAC,用于在网络中唯一标识一个跟踪区
跟踪区列表(TA List):一个TA List包含1~16ge TA,起缓存作用,避免频繁更新;UE附着时,MME为UE分配TA List,UE保存在本地,当UE切换TA,只要TAI包含在TA List,即不需要发起TAU流程;当MME发起寻呼时,网络会向TA List所包含的所有小区向UE发起寻呼;
LTE UE标识——GUTI
全球唯一临时标识减少IMSI,IMEI等在网络中的暴露传输
第一次Attach时UE携带IMSI,随后MME给UE分配GUTI,通过Attach Accpet或者TAU返回
EPS承载(bearer)
可以看作是UE与P-GW之间的逻辑电路,根据接口和协议类型,可以将其分成三段
EPS Bearer =无线承载 + S1承载+ S5/S8承载
S-GW通过创建S1承载与S5/S8承载之间的绑定,实现S1承载与S5/S8承载之间的一一 映射
EPS移动性管理状态
EMM(EPS Mobility Management)主要用于实现用户当前位置的跟踪,以及UE的切换、位置更新等移动性管理,共 有两个状态:
- EMM-Deregistered
- EMM-Registered
EPS连接管理状态转换
ECM(EPS Connection Management)主要用于UE和EPC之间的信令连接管理,共有两个状态:
- ECM-IDLE
- ECM-CONNECTED
LTE的专用承载由网络侧发起或触发
密钥机制
LTE密钥产生层次复杂,产生用于不同层的加密和完整性保护密钥,可以防止下级密钥泄露导致上级密钥泄露的问题
LTE密钥长度为128比特,长远发展还应准备支持256比特。
LTE/SAE的密钥层次架构包含:
- UE和HSS间共享的密钥
- ME和ASME共享的中间密钥
- UE和eNodeB和MME的共享密钥
LTE Qos机制特点
LTE的QoS机制在UMTS系统基础上进行了诸多增强与改进。
- 引入了默认承载
- 取消了Qos协商机制:LTE在无线接入网中取消了专用信道概念,采用了共享信道机制,取消了Qos协商机制
- Qos控制的基本粒度是承载:相同承载是所有数据获得相同的Qos保障,不同则不同
- Qos控制基于Qos等级标识QCI参数(总共由九种类型)
- 只是跨不同接入技术的端到端Qos保证
LTE QoS主要参数——TFT(传输流量模板)
用户的IP数据报需要映射到不同的EPS承载中,以获得相应的Qos保障,这样的映射关系是通过TFT和其中的数据包过滤器来实现的(TFT中包含包过滤器,是包过滤器集合)
每一个业务数据流(SDF)对应传输流量模板(TFT)中的一个数据包过滤器
一个业务数据流对应一个包过滤器
上行的TFT在UE侧,下行的在PDN侧
默认承载可以不关联一个TFT
每一个专用承载关联一个上行和一个下行TFT
LTE接入流程
MME通过TA在DNS解析出所归属的SGW
MME通过APN在DNS解析出所承载的PGW
MME通过S11接口发送创建默认承载的消息给SGW,同时告知SGW承载该UE业务的PGW
TAU流程
触发条件:
- TA不在TA List里
- 周期性TAU用于表明UE Alive,由网络配置下发,强制执行
MME负载均衡时,可由UE发起流程
HSS类比于H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