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MCP 架构全解析:Host、Client 与 Server 的协同机制

目录

🏗️ MCP 架构全解析:Host、Client 与 Server 的协同机制

📌 引言

🧩 核心架构组件

1. Host(主机)

2. Client(客户端)

3. Server(服务器)

🔧 三大核心能力

1. Tools(工具)

2. Resources(资源)

3. Prompts(提示)

🔄 通信机制

🧠 工作流程示例

🚀 应用场景



🏗️ MCP 架构全解析:Host、Client 与 Server 的协同机制

📌 引言

在人工智能应用日益复杂的今天,如何高效地将大型语言模型(LLM)与外部数据源和工具集成,成为了开发者面临的重要挑战。模型上下文协议(MCP)应运而生,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方式,简化了这一集成过程。

🧩 核心架构组件

MCP 采用了典型的客户端-服务器架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核心组件: (Model Context Protocol)

1. Host(主机)

Host 是运行 MCP 客户端的应用程序,通常是用户直接交互的界面,如 Claude Desktop、集成开发环境(IDE)或其他 AI 工具。它负责管理 MCP 客户端的生命周期,并协调与服务器的通信。

2. Client(客户端)

Client 嵌入在 Host 中,负责与 MCP Server 建立连接并进行通信。每个 Client 与一个 Server 建立一对一的连接,处理能力协商,并在自身和服务器之间协调消息传递。 (MCP 核心概念 -- Resources(上),官方原文分析 - 知乎, 模型上下文协议MCP - AiFly - 博客园)

3. Server(服务器)

Server 是外部程序,通过标准 API 向 AI 模型暴露工具、资源和提示。它连接内部或外部资源,按照 MCP 协议对外提供服务。

🔧 三大核心能力

MCP Server 可以提供以下三种类型的标准能力:

1. Tools(工具)

Tools 是模型可调用的函数或服务,用于执行特定任务。例如,模型可以调用一个天气查询工具,获取指定城市的天气信息。

2. Resources(资源)

Resources 是供模型读取的数据源,如文件数据或 API 响应内容。它们为模型提供了丰富的上下文信息,增强了模型的理解能力。

3. Prompts(提示)

Prompts 是预定义的模板,用于指导模型生成特定内容。它们可以接受动态参数,包含资源上下文,链式多个交互,引导特定工作流程,并作为用户界面元素(如斜杠命令)呈现。 (Prompts - Model Context Protocol)

🔄 通信机制

MCP 支持两种通信机制:

  • 标准输入输出(stdio):适用于本地通信,客户端通过启动 Server 子进程,通过标准输入输出进行消息交换。

  • HTTP + SSE(Server-Sent Events):适用于远程通信,客户端通过 HTTP POST 发送请求,Server 通过 SSE 推送响应。

消息传输采用 JSON-RPC 2.0 格式,支持请求(Request)、结果(Result)、错误(Error)和通知(Notification)等消息类型。

🧠 工作流程示例

以下是 MCP 的典型工作流程:

  1. 初始化:Host 应用启动时,创建 MCP Client,并与 Server 进行能力协商。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an overview - Philschmid)

  2. 能力发现:Client 请求 Server 提供的 Tools、Resources 和 Prompts,Server 返回相应的列表和描述。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an overview - Philschmid)

  3. 上下文提供:Host 应用将资源和提示提供给用户,或将工具解析为 LLM 兼容的格式,如 JSON 函数调用。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an overview - Philschmid)

  4. 调用执行:如果 LLM 需要使用某个工具(例如,根据用户请求“获取 X 仓库的未解决问题”),Host 指示 Client 向相应的 Server 发送调用请求。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an overview - Philschmid)

  5. 结果返回:Server 执行请求的操作(例如,调用 GitHub API 获取问题列表),并将结果返回给 Client。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an overview - Philschmid)

  6. 响应生成:Client 将结果传递给 Host,Host 将其纳入 LLM 的上下文中,生成最终的响应。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an overview - Philschmid)

🚀 应用场景

MCP 的标准化设计使其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包括:

  • 企业数据集成:通过 MCP,AI 模型可以访问企业内部的数据库和工具,实现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和业务决策支持。

  • 智能助手开发:构建功能丰富的 AI 助手,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调用不同的工具和资源,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 跨平台应用:MCP 的标准化设计使得 AI 应用可以在不同的平台和环境中部署,提升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移植性。


http://www.xdnf.cn/news/210241.html

相关文章:

  • Spring MVC 中解决中文乱码问题
  • 解决STM32H743单片机USB_HOST+FATF操作usb文件
  •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 Day35 动态规划Ⅲ 0-1背包问题
  • Python数据处理:文件的自动化重命名与整合
  • JavaWeb:后端web基础(TomcatServletHTTP)
  • 当跨网文件传输遇上医疗级安全筛查
  • <c++>使用detectMultiScale的时候出现opencv.dll冲突
  • Docker容器资源控制--CGroup
  • 公路风险落图,道路点任意经纬度里程求解
  • 2. python协程/异步编程详解
  • 【软考-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论文基础】沟通管理过程输入输出及工具技术的使用方法
  • python的turtle库实现四叶草
  • Reactor框架介绍
  • Java应用8(I/O)
  • 【含文档+PPT+源码】基于SSM的电影数据挖掘与分析可视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 Nginx 核心功能笔记
  • PyQt6基础_QThreadPool
  • 62.微服务保姆教程 (五) Seata--微服务分布式事务组件
  • 基于arduino的温湿度传感器应用
  • Apache Flink的架构设计与运行流程说明
  • Lua 第14部分 数据结构
  • 洛谷 B3644:【模板】拓扑排序 / 家谱树 ← 邻接表
  • linux修改环境变量
  • JMM中的内存屏障
  • 【电子战数字孪生系统】新一代雷达目标与干扰模拟器技术白皮书
  • 数字中国浪潮下:Coremail AI赋能邮件办公,筑牢安全防线引领转型
  • Dia-1.6B 在 Windows 系统下的成功部署及多人情景对话克隆实践
  • SSR vs SSG:前端渲染模式终极对决(附 Next.js/Nuxt.js 实战案例)
  • Java中的接口和抽象类
  • JSON-RPC 2.0 规范中文版——无状态轻量级远程过程调用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