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集电商,一家聚焦于社交电商的电商公司,专注于‘精选’理念,致力于为会员提供超高性价比的全品类精选商品,以“批发价”让亿万消费者买到质量可靠的商品。面对近年来外部环境的变化,公司对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服务器与人力成本两大领域。当前,服务器成本已占据公司总成本的85%以上,因此,优化成本结构,实现高效降本,已成为我们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为 DBA,以更低的成本支撑公司的运营是一项重要的成就;对个人而言,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和方法论,包括成本分析和评估方法、服务器优化和调整方法、人力成本优化和提升方法等。
业务痛点
在做成本优化前,我们需要对自身业务情况及现有痛点有全局的了解。目前很多互联网公司都面临着架构上的痛点,云集也不例外。如下图所示,最上层的应用层采用微服务架构,增加了一个缓存,这是因为电商场景会有秒杀需求,需要写入很快。
云集主要使用腾讯云上的CDB,业务微服务的架构导致数据库实例数很多。针对每一个微服务的数据库实例,会有基础的一主一从,另外还会有一个用户从库,一般一个系统会对应三个数据库实例。
从中间箭头再往下看,业务数据库通过Flink、Canal等组件输出到大数据以后,会做数据的统计分析,生成T+0、T+1的报表。同时,也会将部分大数据分析的数据同步回业务数据库,供用户查询,形成数据的循环。
右边的话有一个Cloud DB通过OMS到OceanBase的链路,比如有一个订单系统业务,分了32个实例,有个需求是业务需要做整个系统的聚合查询,在原来的分库分表架构下无法实现,因此同步到一个OceanBase集群里面,满足业务查询的需求。以上就是云集现在的整体架构。
那么这个架构存在哪些问题?总的来说,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数据孤岛。从公司整体角度来看,同一个查询理论上只需要执行一次即可,但由于业务需求不同,无形之中将一份数据在很多存储系统中存储多份。导致请求量放大很多,执行多次。而且数据也存放多份,导致成本上升。
第二,分库分表。分库分表主要依赖于一些中间件,而每个中间件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更为关键的是分库分表中间件带来很多问题,需要从业务或运维侧避免:
- 业务侵入,业务需要设计多张表来满足不同的查询需求,所有的查询需求需要围绕分区键,增加了业务复杂度。
- 聚合查询和关联查询变得困难,当出现跨库查询或关联查询时,需要业务将数据收集到应用层进行处理,变得异常困难。
- 运维变得复杂,当需要扩容或缩容时,异常痛苦,需要大量运维操作进行扩容和数据搬迁, 另外当备份和恢复时,也会非常复杂和繁琐。
第三,运营成本,随着微服务进行水平拆分或者垂直拆分,导致数据库实例数大幅增加,资源成本直线升高,另外,每个实例的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CPU 利用率未满20%。如果CPU 超过20%,一旦业务波动,服务器就难以支撑,需要预留一定的硬件资源。
第四,数据安全,因等保审核要求,云集需要满足至少两地三中心的容灾水平,这会带来成本的成倍上升。云集在腾讯云上为生产环境做本地备份和远程备份,在远处备份过程中,会遭遇大量运维问题,比如拉取容易失败、拉取耗时过长。另外,因为数据量过大,需要更高的流量,这也导致流量成本大幅上升。
成本优化方案
基于上述架构痛点,我们探索了几种成本优化的方案。
- 业务架构复杂,数据流循环和其他环节冗长,故障概率较高,决定舍弃分库分表架构。
- 在数据治理和数据归档方面,归档服务器存储容量有限,无法满足需求,通过将归档数据转移到OceanBase,利用其数据压缩率高的特性,在节省存储成本的同时,变相扩展容量上限,目前无明显瓶颈。
- 整合业务实例,在保证服务可用的情况下,尽量申请更少的服务器资源;增加服务器资源闲时利用率,比如电商业务主要在白天运行,晚上业务较少的时候就可以生成T0、T1报表数据,充分利用资源。
- 考虑使用具备HTAP特性的分布式数据库替代传统数据库,将在线和分析的业务集中在一套集群中完成,简化数据链路环节,降低业务架构复杂度,减少运维人力。并且在相同业务负载的情况下,发挥分布式数据库高性能的优势,使用更少的机器资源,优化成本。
上述的成本优化方案面临的阻力有哪些呢?
一个新的架构体系需要时间来验证是否能支持现有业务的发展,需要在架构替换前期证明它可以支持业务的发展,并且说服开发团队增加工作量以支持架构改造、学习和适应新技术是值得的。因此,人力和新技术的学习成本是云集架构改造面临的主要阻力。
云集+ OceanBase 的成本优化方案
在整个成本优化过程中,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原则:
- 稳定性强,保证整体业务的稳定和无感知。
- 兼容性高,简化新技术和架构的应用,降低开发难度,减少学习成本。
- 不过度优化,避免因过度优化而降低业务的波动能力。
之所以选择 OceanBase 作为数据存储解决方案,主要是因为:
- OceanBase 与 MySQL 的兼容性,减少开发工作量和版本的稳定性。
- OceanBase 的吞吐量和生态系统的支持良好。
- HTAP 能力和水平扩展能够满足我们的 TP 和 AP 场景的业务需求。
通过引入OceanBase,业务由原来的CDB + ETL + 大数据的架构转变为一套OceanBase集群支撑HTAP业务,减少了数据链路的中间环节,同一套技术栈同时降低开发工作量,通过OceanBase RTO<8s、RPO=0的高可靠性也满足了等保审核的需求,实现了成本上的优化。
总结
本文介绍了基于目前大环境下降本的需要,云集的数据库架构以及使用痛点,探索了实施降本过程中的方案。最终通过引入OceanBase分布式数据库,在满足业务场景的基础上,通过其高性能、高压缩、高可靠、HTAP的特性,为云集节约了机器、存储、人力运维的成本。近几年的大环境变化使得云集业务流量减少了很多,由原来每月的服务器成本峰值达到800多万,降为现在不到100万。
这一成本降低的结果是非常显著的。通过技术的优化和适应环境变化,成功地实现了成本的大幅度减少。这不仅仅是对云集来说,也是对其他企业进行成本优化的一个启示。通过优化技术和适应环境,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未来,我们也会不断尝试OceanBase新的特性,比如最新的4.2.1 LTS版本,已经在测试当中,希望OceanBase在云集的业务场景里能带来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