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是对软件设计中普遍存在(反复出现)的各种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这个术语是由Erich Gamma等人在1995年的书《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中首次引入的。设计模式可以加快开发过程,提供一种通用的、重复使用的、优雅的解决方案,用于在特定的上下文中处理常见的设计问题。
设计模式可以分为三大类:创建型、结构型和行为型。创建型模式关注如何创建对象,结构型模式关注如何组合对象,而行为型模式则关注对象之间的通信。
模板方法模式:
模板方法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在一个方法中定义了一个算法的骨架,并允许子类为一个或多个步骤提供实现。模板方法使得子类可以在不改变算法结构的情况下,重新定义算法的某些步骤。
在模板方法模式中,我们将不变的行为移至父类,将可变的行为留给子类实现。父类中的模板方法可以定义一系列的算法步骤,并且可以提供一个默认的实现。这样,子类在必要时可以覆盖这些方法,但是改变的是步骤的具体实现,而不是步骤的执行顺序。
模板方法模式是一种非常灵活的模式,它可以用来处理许多常见的编程问题,例如代码重用、代码组织和控制复杂性。
模板方法模式的定义:
模板方法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在一个方法中定义了一个算法的骨架,并允许子类为一个或多个步骤提供实现。模板方法使得子类可以在不改变算法结构的情况下,重新定义算法的某些步骤。
模板方法模式的主要特点:
-
代码复用和封装:模板方法模式通过将公共代码提取到父类中,实现了代码的复用。同时,它封装了具体步骤和数据,保护了算法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
提供统一的接口:父类提供了一个模板方法,定义了算法的骨架。这个模板方法对外提供了统一的接口,使得客户端不需要关心具体的实现细节。
-
支持变化:模板方法模式允许子类重写父类的某些步骤,这使得算法可以在不改变其结构的情况下,有选择地改变其行为。
-
控制子类的扩展:模板方法模式通过在模板方法中预定义钩子函数,可以控制子类的扩展。钩子是一种特殊的方法,它在父类中声明并给出默认实现,子类可以选择是否覆盖它。
-
延迟实现:模板方法模式中的具体步骤可以在子类中实现,这样可以延迟到子类中进行实现。这是所谓的“好莱坞原则”——别打电话给我们,我们会打电话给你。这种原则可以防止“依赖腐败”。
模板方法模式是一种非常灵活的模式,它可以用来处理许多常见的编程问题,例如代码重用、代码组织和控制复杂性。
模板方法模式的基本结构:
模板方法模式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
抽象类(AbstractClass):这个类定义了一系列的方法,包括模板方法和一些基本方法。模板方法定义了算法的骨架,基本方法是算法中的一个步骤,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有默认的实现。
-
具体类(ConcreteClass):这个类继承抽象类,并实现抽象类中的抽象方法,这些方法是算法中的具体步骤。
UML图解释:
-----------------
| AbstractClass |
-----------------
| +templateMethod() |
| #primitiveOperation1() |
| #primitiveOperation2() |
-----------------^|
-----------------
| ConcreteClass |
-----------------
| #primitiveOperation1() |
| #primitiveOperation2() |
-----------------
在这个UML图中:
-
AbstractClass
是一个抽象类,它定义了一个模板方法templateMethod
,以及两个基本方法primitiveOperation1
和primitiveOperation2
。模板方法templateMethod
定义了算法的骨架,基本方法primitiveOperation1
和primitiveOperation2
是算法中的一个步骤,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有默认的实现。 -
ConcreteClass
是一个具体类,它继承了AbstractClass
,并实现了primitiveOperation1
和primitiveOperation2
。这些方法是算法中的具体步骤。
实例背景介绍:
假设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工具库,其中有一个DataParser
类,这个类的任务是读取数据,解析数据,然后处理数据。我们有两种类型的数据源:一种是从文件中读取的数据,另一种是从数据库中读取的数据。尽管读取数据的方式不同,但解析和处理数据的方式是相同的。
实例设计与实现:
首先,我们定义一个抽象的DataParser
类,这个类定义了解析数据的模板方法,模板方法中的一些步骤是抽象的,需要在子类中实现。
public abstract class DataParser {// Template methodpublic final void parseDataAndGenerateReport() {readData();processData();writeReport();}// Abstract methodsprotected abstract void readData();protected abstract void processData();// Common methodpublic void writeReport() {System.out.println("General Report Generation");}
}
然后,我们定义两个DataParser
的子类:CSVDataParser
和DatabaseDataParser
,它们分别实现了读取CSV文件和数据库的方法。
public class CSVDataParser extends DataParser {protected void readData() {System.out.println("Reading data from CSV file");}protected void processData() {System.out.println("Processing data from CSV file");}
}public class DatabaseDataParser extends DataParser {protected void readData() {System.out.println("Reading data from database");}protected void processData() {System.out.println("Processing data from database");}
}
代码解析:
在上述代码中,DataParser
类定义了一个模板方法parseDataAndGenerateReport()
,这个方法包含了读取数据,处理数据和生成报告这三个步骤。其中,readData()
和processData()
是抽象方法,需要在子类中实现,而writeReport()
是一个具体方法,已经在DataParser
类中实现。
CSVDataParser
和DatabaseDataParser
类分别实现了readData()
和processData()
方法,它们分别读取CSV文件和数据库中的数据,并处理这些数据。
这样,无论我们的数据来自于CSV文件还是数据库,我们都可以使用相同的方式来解析数据和生成报告,这就是模板方法模式的优点。
模板方法模式在Java API的应用:
在Java API中,有许多地方使用了模板方法模式。例如,java.io.InputStream
、java.io.OutputStream
、java.io.Reader
和java.io.Writer
的所有非抽象方法,都依赖于这些类的抽象方法。例如,InputStream
中的read()
方法就是一个模板方法,它依赖于read(byte b[], int off, int len)
这个抽象方法。
Java中模板方法模式的实际应用案例:
一个常见的Java模板方法模式的应用是在Android的AsyncTask
类中。AsyncTask
是Android提供的一个轻量级的异步类,它可以直接继承使用。AsyncTask
中定义了一些方法,如onPreExecute()
、doInBackground()
、onProgressUpdate()
和onPostExecute()
。其中doInBackground()
是抽象方法,必须在子类中实现,其他都是模板方法,有默认实现,可以根据需要在子类中重写。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
public class DownloadTask extends AsyncTask<String, Integer, String> {protected void onPreExecute() {// 在主线程执行,用于进行一些界面上的初始化,比如显示一个进度条对话框等。}protected String doInBackground(String... params) {// 在子线程中执行,进行耗时操作,比如下载文件等。可以调用publishProgress方法来更新任务的进度。return "Downloaded file";}protected void onProgressUpdate(Integer... progress) {// 在主线程执行,用于更新进度信息。}protected void onPostExecute(String result) {// 在主线程执行,用于处理doInBackground方法的结果。}
}
在上述代码中,doInBackground()
方法是抽象的,必须在子类中实现,其他的方法都有默认实现,可以在子类中重写。这就是典型的模板方法模式。
模板方法模式的优点:
-
代码复用:模板方法模式通过在抽象类中定义算法的骨架,将具体步骤的实现延迟到子类,可以避免代码重复,提高代码复用性。
-
封装不变部分:模板方法模式封装了不变的算法步骤,保证了算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提供扩展点:模板方法模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扩展点,即在抽象类中定义的抽象方法,子类可以根据需要重写这些方法,以实现更多的功能。
模板方法模式的缺点:
-
类数量增多:由于模板方法模式需要为每一个具体的算法步骤定义一个子类,因此可能会导致类的数量增多。
-
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模板方法模式虽然可以提高代码的复用性,但是由于需要定义多个子类,可能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
-
对子类的设计有限制:模板方法模式把基本方法的执行顺序写在模板方法里,这就限制了子类的行为。如果子类需要改变基本方法的执行顺序,那么就需要修改父类的模板方法,这违反了“开闭原则”。
模板方法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定义了一个操作中的算法的骨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模板方法使得子类可以在不改变算法结构的情况下,重新定义算法的某些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