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件:https://caiyun.139.com/m/i?005CiDusEVWnR
《大学语文》(第十一版)主编:徐中玉 齐森华 谭帆。
大学语文教材电子版教师用书PDF第一课《齐桓晋文之事》艺术赏析:
孟子四处游说,养成善辩的本领,他的散文大都体现出出色的论辩艺术。对《齐桓晋文之事》艺术特色的赏析,就要围绕着这方面来思考。
一、善于揣摩对方的心理活动,进行有效的诱导启发
整个对话过程,都是孟子牵着齐宣王的鼻子走。文章开头,齐宣王问的是霸业,孟子却把话题引向王道;这一转折之所以顺利通过,是由于孟子知道齐宣王急于号令天下,因而就顺应其大欲,变霸天下为王天下,这既不违背对方的根本欲望,又把话题引向了自己所希望的轨道。这是其一。当齐宣王提出“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时,孟子则以“不忍之心”为依据,作出肯定回答,而这不忍之心又恰恰见之于齐宣王自身的行为;这是聪明地抓住机会,通过发掘对方的长处来博取对方的欢心,不仅使对话可以欢畅地进行下去,而且可能使对方萌动对实行王道的兴趣。这是其二。当齐宣王提出“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的问题时,孟子本可以直接答以“推恩”四海的途径,但他却先连譬设喻,在“不能”与“不为”的区别上大做文章;这是因为孟子深知实行王道十分艰难,须通过肯定齐宣王完全能够做到,只是目前还“不为”而已,从而尽力打消齐宣王对实行王道的畏难情绪,以调动和增强他的信心和勇气。这是其三。提出“推恩”的途径后,本可直接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但孟子却又用“抑或”一转,引出一段阐发霸道必败的大好文章;这是因为孟子知道,此时齐宣王虽已动了实行王道之心,但还存在以武力征服天下似乎更可行、更便捷的幻想,不除掉这一幻想,王道之心就难以确立。这是其四。从以上几个主要环节我们可以看到,孟子确实是善于揣摩对方心理、善于攻心、善于诱导启发的艺术大师,他不仅能够根据对方心理及时转换和设置话题,而且能够根据对方心理活动的进程,把握分寸,循序渐进,在不知不觉中,把对方引进自己的思路,一步步地到达预期的最终目标,真令人惊叹不已。
二、善于运用贴切而生动的比喻,阐明抽象而复杂的道理
孟子善喻。特别是在口头论辩中,对话衔接风急,话题转换特快,简洁明快的比喻就显得更为有效。例如,齐宣王问:“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这个问题,如果正面直接回应,是很难描述的。但孟子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为喻,就将“不能者”与“不为者”的差别一下子端在对方眼前。而且孟子在选取喻体时,又夹带了夸张,使两个喻体的反差很大,强烈的对比就使听者更容易理解了。再如,用武力争霸天下的困难和危害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但孟子以“缘木求鱼”作喻,就把途径的失误和适得其反的结果凸现了出来;接着又用“邹人与楚人战”再喻,又进而把力量之大小,强弱之悬殊, “以一服八”的自不量力和严重后果,一举而和盘托出了。这样的比喻,确实胜过千言万语。此外,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天下可运于掌”等比喻,也用得同样的贴切、精美、有效。
比喻说理,至少有如下好处:一是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明,浅近通俗,易于理解;二是喻义多藏,意在言外,发人深思,富于启迪;三是形象生动,可感性强,趣味横生。
三、运用排比、呼告、反问等修饰手法,增强论辩气势
本文多处用了排比句式。“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恩焉”三句排比,用前两句作喻,有效地说明了齐宣王是有“恩”而不“推”的道理。“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五句排比设问,用筛除法,巧妙地得出齐宣王的“大欲”是武力征服天下的结论。“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皆欲赴愬于王”五句排比,极力铺陈王道乐土的美好境界,充满理想色彩,具有很大的感染力。“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四层排比,全面展示出制民之产、实行仁政的根本措施和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生活美景,也十分切实、清晰而诱人。排比句式是铺陈重要内容、增长文章语言气势的重要手段。
对话中多以问句领起,纲目十分清楚。而“盍亦反其本矣”两次呼告,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两次反诘,如见其色,如闻其声,反复中包含着深切的情意和殷切的希望,听来确实警策有力,令人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