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高职院校大数据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对接中存在的岗位适应性不足等问题,结合教育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本文深入分析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对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探索了面向岗位职业技能的专业课程体系重构路径。
一、高职大数据教学现存问题剖析
1.人才培养定位模糊,目标与实际脱节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迅速迭代和岗位需求的快速变化,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沟通互动不足,导致培养目标与行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偏差。这不仅降低了毕业生的职场适应性,还使得其职业能力受到质疑。为应对这一问题,高职院校需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紧跟技术发展动态,不断更新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以确保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与行业需求高度契合。
2.课程结构松散,系统性不足
大数据技术应用涉及系统部署、运维和开发等多个环节,需要系统化知识和技能的支撑。然而,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功能定位模糊,课程之间关联性不强,导致课程内容碎片化、知识结构割裂。为解决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应优化课程结构,增强课程之间的层次化和关联性,形成知识加效应,确保课程内容难易度适中,避免“窄而深”或“广而浅”的极端现象。
3.课程体系缺乏职业发展路径的融入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往往忽略层次化、模块化设计,未能充分考虑专业对应的职业发展路径。这导致课程模块梳理和序化不合理,考核方式单一落后,无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为提升课程体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职院校应按照从业者技术发展路线合理梳理和序化课程模块,丰富考核方式,以满足学生职业发展和个性成才的实际需求。
4.岗位技能与学历教育融合不足
在原有学历教育体系框架下,高职院校机械地增设或替换“X”技能证书内容,导致专业核心内容大幅减少,影响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为解决这个问题,高职院校应深化产教融合,将岗位技能有效融入学历教育之中,构建支撑职业技能水平等级评价的课程体系,突显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属性。
5.企业课程教学效果不佳
尽管高职院校旨在培养技能型人才,但企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缺乏实质性条件,导致效果不佳。这主要归因于企业课程与原有课程融合度不足,学生知识体系衔接不上。为提升企业课程的教学效果,高职院校应与企业共同规划课程体系,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和融合,确保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二、大数据行业与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近年来,人工智能、AIOT以及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全球数据量的快速增长。据国际知名统计机构Statista的数据显示,全球数据量在2019年已达到了惊人的41ZB,并预计将在2025年攀升至163ZB。同时,IDC的最新统计数据揭示了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中国在全球数据版图中占据了23%的份额,超越了美国的21%,稳居全球数据量榜首,这标志着中国已经全面迈入了大数据时代的崭新阶段。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大数据行业不仅覆盖了“中国制造2025”的所有产业链,还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智慧应用提供了坚实可靠的计算平台和资源支持。在国家“新基建”战略的推动下,大数据正加速在互联网、政务、交通、物流以及教务等领域的落地应用,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全球数字经济的浪潮下,大数据已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
然而,随着大数据行业规模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核心技术人才的短缺问题日益凸显。由于企业对大数据人才的强烈需求,绝大多数大数据人才的月薪已轻松过万,远超互联网行业的平均薪酬水平。在大数据人才的招聘过程中,企业普遍将技术能力和经验作为首要考量因素。但遗憾的是,当前大数据人才的质量参差不齐,高质量人才更是供不应求。
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匹配度方面,虽然大数据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产业布局和行业发展需要,但专业定位与职业岗位要求之间仍存在不完全相符的情况。同时,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匹配度方面,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职业岗位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行业素质培养亟待加强。简而言之,当前高职院校在大数据人才培养方面尚未能完全对接产业布局和行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质量也未能精准针对职业岗位的典型需求,导致人才与岗位之间的匹配性不高。
因此,如何深化与行业、企业的交流合作,充分对接典型岗位需求,提升大数据专业人才的技术技能培养水平,以更好地服务行业和产业发展,已成为高职院校大数据专业教学团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职业能力评价与“1+X”证书制度深度探索
相较于传统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具有独特的教育和职业双重属性,其核心目标是以岗位能力培养为导向,同时保持学历教育的基本功能。如何有效地评估从业者的专业技能,一直是国内外职业教育界和计算机行业关注的焦点。
国际经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全球享有盛誉,其成功之处在于紧密贴合行业发展需求,构建了科学的专业教学标准,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相应的岗位技能。该模式不仅强调技术技能的培养,还通过法律法规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教育过程,承担起培养下一代技术人才的责任。德国“双元制”教育注重职业道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广泛知识技能、良好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我国“双证书”制度的实践与挑战
在我国,自1999年至2019年间,高职教育中实施的“双证书”制度,对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行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双证书”制度也面临诸多挑战。证书颁发组织繁多、管理不规范、职业资格证书体系滞后、技能评价准确性不足以及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缺乏有效融通等问题,都亟待解决。
针对职业资格证书评价的不足,ICT行业中的领军企业推出了基于厂商的行业资格认证体系,如CCNA、MCSE等,这些认证通常与主流技术紧密对接,且内容同步更新,因此在招聘中备受青睐。然而,高昂的培训和考试费用以及认证的通用性限制,也使其难以普及。
在此背景下,“1+X”证书制度应运而生。国内学者不仅深入研究“1+X”证书制度本身,还结合专业和课程进行探索,寻求书证融通和课证融通的有效路径。这些研究为“1+X”证书的推广和书证融通的落地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四、职业能力评价与“1+X”证书制度研究与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专业课程对X证书培训考核支撑不足的问题,我们深入研究了多个大数据X证书中的层次化工作任务要求,并开发了模块化课程教学标准,提出了面向“课程融通”目标的大数据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新路径。通过探索“五个对接”模型,采用四个“过程对接”支撑一个“效果对接”的思想,即基于课程内容与技能要求对接、课程结构与复合技能对接、课程实施与工作过程对接、课程考核与技能评价对接,实现专业课程教学效果与职业技能培养效果的对接。这一模式有助于实现高职课程教学对企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全覆盖,缩短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间的差距。同时,还研究了校企双师型、复合型教学团队的构建策略,基于教材、实训环境和资源建设与创新,深化课程教法和考法改革创新,以优化专业课程目标和提升教学实效性。
为实现高职大数据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职业能力的有效衔接,提升典型工作岗位的适应性,从“1+X”证书质性分析和行业企业调研出发,首先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细分,以模块化方式设计封装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要素集,研究“岗位复合化、技能层次化”模块化课程体系的重构;其次研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模块化课程双向对接策略,引入促进岗位适应性和个人自主性发展的思路;最后探索“五对接”课程改革模式和“课程融通”设计,实现人才培养与“1+X”的有效衔接。
(一)“岗位复合化、技能层次化”课程体系重构
基于大数据行业和产业调研结果,针对《大数据挖掘与清洗》《大数据应用开发》等主流大数据X证书的质性分析,厘清大数据工作领域,构建细分岗位群;参照教育部《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教学标准》,提炼岗位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对X证书中数据解构、清洗、筛选、整合,提取典型工作任务中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结合技能认知规律,设计封装层次化模块;重构“岗位复合化、技能层次化”专业课程体系,实现“1”与多“X”的有机融通。
(二)“1+X”证书技能标准与模块化课程的双向对接
针对中级技能考核标准,总结提炼出3个X证书所需关键能力要求,按照岗位工作中重要性原则,将关键能力(WXn、AXn、TXn)分为核心和复合两类,并分至核心模块组(WCn、ACn、TCn)和复合模块组(WXn、AXn、TXn)。依据岗位种工作任务相关性原则,针对岗位需求将复合技能细分至3个岗位,参照专业标准中课程设置建议和学校人才培养指导文件,制定具体核心课程和复合课程功能定位和内涵。模块化课程支撑职业技能等级考核。考虑到高职人才培养总学时有限,独立开设课程支撑X培训和考证不现实,也不科学。针对各X证书工作任务和具体考核要求,即Cn和Xn组合,探索“核心模块必修”+"复合模块选修”组合,实现模块化课程对X证书的支撑,同时培养学生个人职业规划意识。
(三) 模块化课程“课证融通”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通过实现课程内容与技能要求、课程结构与复合技能、课程实施与工作过程、以及课程考核与技能评价的全面对接,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在此基础上,积极构建校企复合型教学团队,强化实训环境和资源建设,并深化课程考核改革,以期最终实现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的无缝对接。
实现“课证融通”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它要求从教材建设到证书等级划分,再到最终的合格发证方法,都必须全面、系统地考虑社会、市场、学校以及学生个人发展等多方面的因素。同时,为了确保这一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还需要建立质量监控机制,并结合终结性评价方法,共同推动“课证融通”教学改革实践的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