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时时三省】(C语言基础)利用数组处理批量数据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CSDN 时时三省

什么是数组

整型、字符型、浮点型数据,这些都是简单的数据类型。对于简单的问题,使用这些简单的数据类型就可以了。但是,对于有些需要处理的数据,只用以上简单的数据类型是不够的,难以反映出数据的特点,也难以有效地进行处理。

例如,一个班有30个学生,每个学生有一个成绩,要求这30名学生的平均成绩。从理论上,这是很简单的:把30个学生成绩加起来,再除以30就行了。

问题是怎样表示30个学生成绩?

当然可以用30个float型变量s1,s2,s3,…,s30。

但是这里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烦琐,要定义30个简单变量,如果有1000名学生怎么办呢?二是没有反映出这些数据间的内在联系,实际上这些数据是同一个班级、同一门课程的成绩,它们具有相同的属性。

人们想出这样的办法:既然它们都是同一类性质的数据(都代表一个班中学生的成绩),就可以用同一个名字(如s)来代表它们,而在名字的右下角加一个数字来表示这是第几名学生的成绩,

例如s₁ s₂ s₃ s₄ ... s₃₀代表学生1、学生2、学生3……学生30这30个学生的成绩。这个右下角的数字称为下标( subscript )。

一批具有同名的同属性的数据就组成一个数组( array ),s就是数组名。

由此可知:

( 1 )数组是一组有序数据的集合。数组中各数据的排列是有一定规律的,下标代表数据在数组中的序号。

( 2 )用一个数组名(如s )和下标(如15 )来唯一地确定数组中的元素,如s₁₅即代表第15个学生的成绩。

(3)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属于同一个数据类型。不能把不同类型的数据(如学生的成绩和学生的性别)放在同一个数组中。

由于计算机键盘只能输入有限的单个字符而无法表示上下标,C语言规定用方括号中的数字来表示下标,如用s[15]表示s₁₅,即第15个学生的成绩。

将数组与循环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处理大批量的数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十分方便。

 

 

 

http://www.xdnf.cn/news/218431.html

相关文章:

  • mmap核心原理和用途及其与内存映射段的关系
  • 5大常见环保行业OA系统,注重项目管理
  • 全局id生成器生产方案
  • 如何解决管家婆软件录单选择商品时不出来商品选择框
  • ETL数据集成与数据资产的紧密关联,解锁数据价值新密码
  • 一起来学 Vue 3
  • C++ 简单线程池实现
  • 线程数据同步的三种方式
  • Qwen多模态系列论文
  • C语言中的POSIX线程与多线程编程:从入门到实践
  • Java SE(5)——数组
  • Java基础学习内容大纲
  • 【Qt】Qt换肤,使用QResource动态加载资源文件
  • AI时代来临将带来文科复兴
  • 预留库存的实现
  • 清晰易懂的跨域请求知识——拿捏
  • 前端与后端开发详解:从概念到就业技能指南
  • 解锁健康密码,开启养生新旅程
  • 空间权重矩阵
  • 体育直播源码NBA足球直播M29模板赛事直播源码
  • Linux日志系统大揭秘-系统故障排查安全审计
  • openssl_error_string() 不要依赖错误信息作为逻辑判断
  • JVM | CMS垃圾收集器详解
  • OVP UVP与UVLO对比
  • 2025年DDoS攻击防御全解析:应对超大流量的实战策略
  • Springboot使用jwt实现登录认证
  • Gitea windows服务注册,服务启动、停止、重启脚本
  • JavaScript面试问题
  • 研读论文——电子科技大学《通过专家混合实现多类型上下文感知的对话推荐系统》
  • antd-vue表单实现一个临时校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