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语言之路————接口、泛型
Go语言之路————接口
- 前言
- 接口定义
- 实操,接口的定义和实现
- 接口的继承
- 空接口和Any
- 泛型
- 类型集
- 结语
前言
- 我是一名多年Java开发人员,因为工作需要现在要学习go语言,Go语言之路是一个系列,记录着我从0开始接触Go,到后面能正常完成工作上的业务开发的过程,如果你也是个小白或者转Go语言的,希望我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
- 有关go其他基础的内容的文章大家可以查看我的主页,接下来主要就是把这个系列更完,更完之后我会在每篇文章中挂上连接,方便大家跳转和复习。
接口定义
什么是接口?如果有学过Java的,你就把它和Java的接口类比就行,相似度很高,没有学过的我们就看看官方定义
1.18之前
定义:一组方法的集合
实现:当一个类型的方法集是一个接口的方法集的超集时,且该类型的值可以由该接口类型的变量存储,那么称该类型实现了该接口
1.18之后
定义:一组类型的集合
实现:当一个类型位于一个接口的类型集内,且该类型的值可以由该接口类型的变量存储,那么称该类型实现了该接口
为啥会在这个版本之间有差别,因为go的1.18版本是个很大的分水岭,这个版本引入了很多新东西,影响接口定义的就是泛型,大家可以理解为jdk8版本这一划时代的影响。
官方文档的定义和实现苦涩难懂,但是官方的东西大家懂的都懂,鸟用没有全是一些很官方的话,你可以不用去理解上面这一大段东西,你只需要知道一个类型实现接口A的所有方法,那么就称这个类型实现了这个接口,跟Java差不多
实操,接口的定义和实现
说了那么多来点实在的,go中结构的定义和Java一样,还是用interface,下面我们看下一个简单的接口定义:
type Animal interface {Shut() string
}
那么怎么去实现接口:
type Dog struct {
}func (receiver Dog) Shut() string {return "汪汪汪"
}
我们创建一个Dog的结构体,它有一个方法Shut,刚好Animal 接口也只有一个方法Shut,这样我们就称Dog实现了Animal 接口,就这么简单。
验证下:
func main() {animals := []Animal{Dog{}}for _, a := range animals {fmt.Println(a.Shut())}
}
console:
汪汪汪
我们创建一个Animal类型的切片,里面放入Dog结构体,因为Dog实现了Animal接口,所以他们类型一样,可以正常编码。
接口的继承
任何自定义类型都可以拥有方法,那么根据实现的定义,任何自定义类型都可以实现接口,那么接口也可以实现接口,这就相当于Java中的继承,用法一个样,看我举例说明:
type Animal interface {Shut() string
}
type Dog interface {AA() stringAnimal
}
我们上面定义了Animal 的接口,表示动物这一种类,但是我现在还想细分一下,动物很多种,我这里再定义一个狗的接口,实现了Animal 的接口,只需要在Dog的接口字段中声明Animal ,这就实现了继承
我再创建一个结构体二哈,表示狗的一个种类
type ErHa struct {
}func (receiver ErHa) Shut() string {return "汪汪汪"
}func (receiver ErHa) AA() string {return "二哈"
}
注意,这里的EeHa一定要实现Dog 和Animal 的所有方法,不然会报错。
然后验证一下:
func main() {animals := []Animal{ErHa{}}dogs := []Dog{ErHa{}}for _, a := range animals {fmt.Println(a.Shut())}for _, a := range dogs {fmt.Println(a.Shut())}
}
console打印:
汪汪汪
汪汪汪
由此可见,二哈既可以转成他的父类Dog,又可以转成他的爷爷类Animal,这就是接口的特性。
空接口和Any
go中所有类型都是Any接口的的实现,相当于Java的Object,我们点进any看,其实它就是一个空接口
type any = interface{}
泛型
一句话,跟Java的定义一样,只是写法不一样
因为go在1.18后才支持泛型,所有使用的时候要指定go的版本,在go.mod文件中添加如下一行:
go 1.18
然后我们看看代码示例:
import "fmt"func testGeneric[T int | string](a, b T) {fmt.Println(a, b)
}func main() {testGeneric(1, 1)
}console打印:
1 1
我来详细解释一下,新建一个函数test
1.test后面的花括号里面的东西:[T int | string],这是泛型的约束,T代表类型形参,具体啥类型是传进来的,包括后面的参数:(a, b T),这个T和前面的是一个东西,T可以用其他任何字母代替,不是非要用T,你可以用A,可以用K
2.int | string:这个是一个类型约束,代表T的类型可以有哪些,比如我这里写的int和string,就代表T只能是int或者string类型的数据,当然还可以扩展:int | string | float,竖线分隔就行。
下面是一个泛型的切片:
type GenericSlice[T int | int32 | int64] []T
下面是一个泛型的map:
type GenericMap[K comparable, V int | string | byte] map[K]V
下面是一个泛型的结构体:
type GenericStruct[T int | string] struct {Name stringId T
}
如果有多个泛型,类型约束的时候用逗号分隔就行,如下面:
type GenericStruct[T int | string ,A int|string] struct {Name TId A
}
下面是一个泛型接口和其实现:
type SayAble[T int | string] interface {Say() T
}type Person[T int | string] struct {msg T
}func (p Person[T]) Say() T {return p.msg
}func main() {var s SayAble[string]s = Person[string]{"hello world"}fmt.Println(s.Say())
}
注意,Person去实现接口的时候,可以不用泛型,比如上面这个例子,我下面这种写法也是没问题的,但是Person中msg字段类型的定义,必须为接口中类型约定中的,只能为int或者string:
type SayAble[T int | string] interface {Say() T
}type Person struct {msg int
}func (p Person) Say() int {return p.msg
}func main() {var s SayAble[int]s = Person{1}fmt.Println(s.Say())
}
类型集
最前面我们讲接口定义的时候就说到了类型集,下面我们看一个简单的类型集:
type SignedInt interface {int | string | float64 | bool | byte
}
然后配合泛型,配合接口融合起来去使用一下类型集:
func test[T SignedInt](a T) {fmt.Println(a)
}
func main() {test("1")test(1)test(1.0)test(true)test(1)
}console打印:
1
1
1
true
1
结语
go 的一大特点就是编译速度非常快,编译快是因为编译期做的优化少,泛型的加入会导致编译器的工作量增加,工作更加复杂,这必然会导致编译速度变慢,事实上当初 go1.18 刚推出泛型的时候确实导致编译更慢了,go 团队既想加入泛型又不想太拖累编译速度,开发者用的顺手,编译器就难受,反过来编译器轻松了(最轻松的当然是直接不要泛型),开发者就难受了,现如今的泛型就是这两者之间妥协后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