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制造业的行业数字化发展存在以下几个趋势:
1、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数字化转型成为行业共识
过去几十年,我国装备制造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指数增长的增量时代,进入优化升级的存量时代。
在当前阶段,装备制造业面临出诸多新的发展挑战:资源要素价格上升、环保要求提高;市场竞争持续加剧,不仅要与传统装备制造企业抗衡,还面临新兴技术型企业和数字巨头企业的挑战,全球范围内制造强国仍具有高技术优势,国际产业呈现转移态势。无论在需求端还是供给端,国内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面临一定的压力。
面对行业增速放缓、内外部环境变化,叠加国家政策的鼓励与引导,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装备制造企业的迫切需求,以数字驱动企业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成为行业共识,对数字化转型企业不再思考是否“需要做”,开始思考和布局“怎样做”。
2、物联网应用日益广泛,在线数据大量丰富
装备制造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纷纷进行尝试,通过生产制造环节引入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各种先进生产设备、工业机器人,并应用基于智能生产联动系统的设备互联与数据互通解决方案,逐步打通各环节生产信息。
实现从生产制造及相关各种可用信息被实时捕获,提高制造的可视性,使生产过程的每一步都能“看到”,每个生产单位都能掌握,实现对资产,流程,资源和产品进行虚拟跟踪。
物联网的应用使装备制造企业在线数据大量丰富,对设备状态、故障频率等各类生产信息实时把握,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充分的可见性,为简化业务流程、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潜在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提供可能。
3、数据中台快速发展,全面提高业财数据可用性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大部分装备制造虽然有相对完善的业务系统,但尚未建立覆盖全流程、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数据链;内部数据资源散落在各个业务系统中,形成“数据孤岛”。企业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融合度不高,无法及时全面感知数据的分布与更新。
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企业重视数据基础的完善,建立数据中台实现数据集成,打通数据通路,聚合从产品系列、客户、渠道、合同类型、币种核算、成本结构等等信息,将销售、生产、采购、研发乃至人力、财务各个部门的数据贯通,从交易运作的源头获得数据信息。
把核算系统、ERP 系统、CRM 系统、采购系统以及各类的前端交易系统等打通,实现高效的数据采集与数据清洗。把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打通,把客户数据与运营数据打通,把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打通,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打通,全面提高数据的可用性,为后续数据的场景化应用打好基础。
4、数字驱动成本管理由传统模式向精益管理转变
数字化驱动推动企业建立成本信息库,搭建成本测算、分析模型,结合装备制造企业精细化成本核算和多维盈利分析等业务特点,实现研发、生产、采购、销售全价值链的端到端的全场景成本管理,实现精细化的全成本管控和分析。
通过目标成本管理、标准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成本预算预测等多角度管理测算实现管理的评价闭环。
在销售定价决策过程中,装备制造企业对成本信息的要求继续提升,新产品的定价、定制化产品的价格决策都需要细化的成本信、成本模型。通过应用数据及建模技术,快速搭建成本测算模型,并根据历史成本信息、代表机型 BOM、最新物料采购价格等,快速测算产品成本,帮助企业及时报价,在市场竞争变化的环境下帮助企业在竞标中急速占领优势。
在目标成本管理方面,以历史成本数据指导企业制定目标成本,降本额科学合理分解至各业务环节、各产品、各项目,明确单台降本额,让企业降本增效的战略落实到日常的业务订单之中,实现成本信息可查可控。
在成本精细化核算方面,以产品为中心的损益计算成为主流,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摊工与费至单个工单,按照工单计算制造件单位成本,根据 BOM 由下至上卷积产品生产成本(料、工、费),计算单个工单产成品实际成本;根据分析与管理需求,汇总单个工单形成按产品、项目、工序、组织等多维度的实际成本数据。
5、企业数据边界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密切协同
装备制造企业通常面临供应链生产环节原材料库存成本增加,供货不及时,无法及时应对客户的需求等问题,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据驱动企业突破边界,与上下游企业数据联通融合,加强产业合作,增强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例如汽车行业,在新车型开发过程中,整车厂与上游企业信息共享,除了提出零部件研发的技术要求外,也将新车型预计生命周期、未来销售量、目标区域等信息同步至上游零部件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通过这些信息对产研项目进行盈利测算,从而更合理的进行报价决策和研发、生产安排。
数据驱动下核心企业与其供应商实现采购、物流、配送及销售的协同管理,提高企业间沟通效率,降低沟通成本,全业务流的智能化、透明化和数据实时化,实现全部零部件的全流程质量追溯,减少各种重复录入工作,提升物流效率与运转质量,确保生产排程合理性与交期和质量,实现企业间协同效率提升。
6、数据驱动的场景化解决方案纷纷出现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面临各类问题,以往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依赖管理层个人经验,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企业需要基于数据和模型来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场景化解决方案解答一系列难题。
例如:产品的小批量、单件化生产,如何高效满足客户技术、交货需求,合理调配产能?如何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如何在产研设计阶段准确预测生产成本、新产品(项目)收益率?
面对这些问题,企业和服务商共同构建数据应用场景库,从实际问题和具体难点出发,根据企业数据基础条件,关注的核心价值,梳理形成高价值的场景化解决方案,并形成行业示范作用,制造企业无需过多掌握数字信息技术,提出需求即有高度适配的解决方案,发挥数据对业务的赋能效用,使越来越的企业由“被动”数字化转向“主动”数字化。
个人认为,以数据驱动实现智能制造,成为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路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系统应该发挥先进的分析能力和灵活的建模能力,将企业全方位生产、销售、研发、财务数据打通,将复杂且动态的内外部要素信息联动。以数据为驱动,帮助企业管理者通过数据洞察,实现经营动态可视化、经营风险可监控、经营问题可追溯,助力制造企业实现价值链物联化、智能化,提升核心竞争力。
概括起来,数字化转型对于制造业升级转型的价值则体现在:
-
帮助制造企业实现精益管理,实现降本增效,保持制造成本优势;
-
实现业务数据整合,打通企业生产、研发、销售、供应链等数据,驱动企业向智能制造、高端制造升级;
-
使数据应用能力内化为企业能力,持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结语:
数字化转型并非单项技术的应用,也不仅仅是个信息技术命题,更是一个战略和管理命题,是一个长期的旅程,是一种新能力的获得。因此,企业需要深度剖析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和突破口,建立明确的数字化转型路线图。然而,面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不同制造模式的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千差万别,个性化极强,单凭企业自身的能力很难驾驭。
所以,企业需要充分善用外力,深入生态体系,更快速地学习数字化领域知识,借鉴成熟的行业 know-how,避免盲目,同时借助像 织信Informat(企业级低代码开发平台)这样专业的数字化工具的指导,减少试错成本,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很多时候,合理并且有效地运用数字化工具,不仅可以让我们工作高效地运行,还能最大程度保证团队目标的达成。织信Informat 企业级低代码开发平台基于数据模型优先的设计理念,提供海量标准化的组件工具,并内置:
-
表单设计器(自定义表单样式)
-
组件设计器(一种前端网页配置式工具)
-
自动化(一种图形化编程工具)
-
脚本(编写JS代码拓展更复杂的功能)
-
工作流引擎(国际规范BPMN2.0可自定义的流程审批工具)
-
自定义API(自由对接各类业务系统、第三方平台、硬件设备)
-
数字大屏(数据图表和数据分析工具)
-
......
能帮助企业构建高度复杂核心的业务系统,如ERP、MES、CRM、OA、PLM、SRM、WMS、项目管理等,并能与各类软硬件设备进行数据对接,打通企业数据信息孤岛,全面助力企业落地数字化转型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