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C学习笔记
IIC特点
1.适合 小数据场合使用,传输距离短。
2.只能有一个主机。
3.标准IIC速度为100kHZ,高速IIC一般可达400kHZ以上。
4.SCL和SDA都需要接上拉电阻(大小由速度和容性负载决定,一般在3.3k-10k之间)。
5.IIC为半双工通信。
6.为了避免总线信号混乱,要求各设备连接到总线的输出端时必须是漏极开路(OD)输出或者集电极开路(OC)输出。
IIC物理层
1.IIC有一条双向的串行数据线SDA,一条串行时钟线SCL。谁控制时钟线谁就是主设备。
2.每个设备都有唯一的地址,有的器件地址出厂时就已经设定好。
3.漏极开路(OD)即高阻状态,适用于输入\输出,其可独立输入\输出低电平和高阻状态,若需要产生高电平,则需要使用外部上拉电阻。
4.总线空闲时,SCL和SDA被上拉电阻拉高,保持高电平。
IIC协议层
IIC在传输过程中有三种信号,分别是:开始信号、结束信号和应答信号。
开始信号:SCL为高电平时,SDA由高电平向低电平跳变,开始传输数据。
结束信号:SCL为高电平时,SDA由低电平向高电平跳变,结束传输数据。
应答信号:接收数据的设备在收到8bit数据后,向发送数据的设备发出特定的低电平脉冲,表示已收到数据。CPU向受控单元发出一个信号后,等待受控设备发出一个应答信号,CPU接收到应答信号后,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是否继续传递信号的判断,若未收到应答信号,则判断受控设备故障。
起始信号是必需的,结束信号和应答信号可以不用。
IIC总线时序图
以下是IIC的通信协议流程:
初始状态
SCL和SDA都接上拉电阻,保持空闲状态的稳定性,所以空闲状态下均为高电平。
void IIC_Init()
{IIC_SDA(1);IIC_SCL(1);iic_delay();
}
开始信号
SCL保存高电平,SDA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后,延时(大于4.7us),SCL变为低电平。
起始信号图
void IIC_Start(void)
{IIC_SDA(0); // 当SCL为高时,SDA从高变成低, 表示起始信号 iic_delay();IIC_SCL(0); iic_delay();
}
在起始信号发出后,总线处于忙状态,由本次数据传输的主从设备独占,其他器件无法访问总线。
停止信号
SCL为高电平,SDA由低电平到高电平。
停止信号图
void iic_stop(void)
{IIC_SDA(0); // 当SCL为高时, SDA从低变成高, 表示停止信号 iic_delay();IIC_SCL(1);iic_delay();IIC_SDA(1); // 发送I2C总线结束信号iic_delay();
}
在停止信号产生后,本次数据传输的主从设备释放总线,总线处于空闲状态。
数据有效性
IIC信号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当SCL为高电平时,SDA必须保持稳定状态,不允许有电平跳变,只有当SCL为低电平时,数据线才允许高低电平变化。
SCL为高电平时,数据线SDA的任何电平变化都会被看做是总线的起始信号或者停止信号。
应答信号
每当主机向从机发送完一个字节的数据后,主机总是需要等待从机给出一个应答信号,以确认从机是否接收到了数据。
主机SCL拉高(大于4us),读取从机SDA的电平,如果为低电平,则产生应答
·应答信号为低电平时,规定为有效应答为(ACK),表示接收器件已经成功接收到了这个字节。
·若应答信号为高电平,则是非应答位,表示失败接收。
/* 等待应答信号到来,返回值为1表示接收应答失败,返回值为0表示接收应答成功 */
uint8_t iic_wait_ack(void)
{uint8_t waittime = 0;uint8_t rack = 0;IIC_SDA(1); // 主机释放SDA线 iic_delay();IIC_SCL(1); // 从机可以返回ACK iic_delay();while (IIC_READ_SDA) // 等待应答 {waittime++;if (waittime > 250){iic_stop();rack = 1;break;}}IIC_SCL(0); // SCL=0, 结束ACK检查iic_delay();return rack;
}/* 产生ACK应答 */
void iic_ack(void)
{IIC_SDA(0); // SDA = 0,表示应答 iic_delay();IIC_SCL(1); // 产生一个时钟 iic_delay();IIC_SCL(0);iic_delay();IIC_SDA(1); // 主机释放SDA线 iic_delay();
}/* 产生ACK应答 */
void iic_nack(void)
{IIC_SDA(1); // SDA = 1,表示不应答 iic_delay();IIC_SCL(1); // 产生一个时钟 iic_delay();IIC_SCL(0);iic_delay();
}
数据传输
IIC信号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当SCL为高电平时,SDA必须保持稳定状态,不允许有电平跳变,只有当SCL为低电平时,数据线才允许高低电平变化。
数据传输图
输出到SDA上的字节必须是8位,数据传输时先传最高位(MSB),每个被传输的字节后面必须跟着一位应答位,也就是说,一帧有9位。
当一个字节按数据位从高位到低位的顺序传输完,紧接着从设备拉低SDA线,回传给主设备一个应答位ACK,此时才认为一帧数据才被传输完成。
如果一段时间内未收到从机的应答信号,则自动认为从机已经正确接收到了数据。
每一帧数据共有9bit
如果是设备地址数据,则包含7bit设备地址+1bit读写位+1位应答位。
如果是发送数据,则包含8bit数据+1bit应答位。
多数从设备的地址位7位或者10位
8位设备地址=7位从机地址+读/写地址。
地址帧中的第8位为读/写位
·0表示写数据
·1表示读数据
向7位地址设备写数据
向7位地址设备读数据
向10位地址设备写数据
向10位地址设备读数据
/* IIC发送一个字节 data: 要发送的数据 */
void iic_send_byte(uint8_t data)
{uint8_t t;for (t = 0; t < 8; t++){IIC_SDA((data & 0x80) >> 7); // 高位先发送 iic_delay();IIC_SCL(1);iic_delay();IIC_SCL(0);data <<= 1; // 左移1位,用于下一次发送 }IIC_SDA(1); //发送完成, 主机释放SDA线
}
/* IC读取一个字节 ack: ack=1时,发送ack; ack=0时,发送nack 返回值:接收到的数据 */uint8_t iic_read_byte(uint8_t ack)
{uint8_t i, receive = 0;for (i = 0; i < 8; i++ ) // 接收1个字节数据{receive <<= 1; // 高位先输出,所以先收到的数据位要左移 IIC_SCL(1);iic_delay();if (IIC_READ_SDA){receive++;}IIC_SCL(0);iic_delay();}if (!ack){iic_nack(); // 发送nACK }else{iic_ack(); // 发送ACK }return receive;
}
receive++;}IIC_SCL(0);iic_delay();
}if (!ack)
{iic_nack(); // 发送nACK
}
else
{iic_ack(); // 发送ACK
}return rece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