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Inux网络】网络层IP协议全面解析

📢博客主页:https://blog.csdn.net/2301_779549673
📢博客仓库:https://gitee.com/JohnKingW/linux_test/tree/master/lesson
📢欢迎点赞 👍 收藏 ⭐留言 📝 如有错误敬请指正!
📢本文由 JohnKi 原创,首发于 CSDN🙉
📢未来很长,值得我们全力奔赴更美好的生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文章目录

  • 🏳️‍🌈一、基本概念
  • 🏳️‍🌈二、协议头格式
  • 🏳️‍🌈三、网段划分(重要)
    • 3.1 基于IP地址分类划分
    • 3.2 基于子网掩码划分
    • 3.4 为什么要进行网络划分
  • 🏳️‍🌈五、特殊的 IP 地址
  • 🏳️‍🌈六、IP 地址的数量限制
  • 🏳️‍🌈七、私有 IP 地址和公网 IP 地址
  • 🏳️‍🌈八、路由
  • 👥总结


网络层
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确定一个合适的路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IP的意义:IP地址提供一种 “能力”,将数据 从B主机 跨网络可靠的送至C主机的能力(具有很大的概率做成一件事情)!
  • 传输层 提供策略,网络层 展示自己的能力!

🏳️‍🌈一、基本概念

主机:配有 IP 地址, 但是不进行路由控制的设备;
路由器:即配有 IP 地址, 又能进行路由控制;
节点计算机网络中的基本单元,可以包括主机和路由器。

🏳️‍🌈二、协议头格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4 位版本号(version): 指定 IP 协议的版本, 对于 IPv4 来说, 就是 4.
  • 4位头部长度(header length): IP 头部的长度是多少个32bit, 也就是length 4的字节数. 4bit 表示最大的数字是 15, 因此 IP 头部最大长度是 60 字节(同TCP协议).
  • 8 位服务类型(Type Of Service)*: 3 位优先权字段(已经弃用), 4 位 TOS 字段, 和1 位保留字段(必须置为 0). 4 位 TOS 分别表示: 最小延时, 最大吞吐量, 最高可靠性,最小成本. 这四者相互冲突, 只能选择一个. 对于 ssh/telnet 这样的应用程序, 最小延时比较重要; 对于 ftp 这样的程序, 最大吞吐量比较重要.
  • 16 位总长度(total length): IP 数据报整体占多少个字节.
  • 16 位标识(id): 唯一的标识主机发送的报文. 如果 IP 报文在数据链路层被分片了, 那么每一个片里面的这个 id 都是相同的.
  • 3 位标志字段: 第一位保留(保留的意思是现在不用, 但是还没想好说不定以后要用到). 第二位置为 1 表示禁止分片, 这时候如果报文长度超过 MTU, IP 模块就会丢弃报文. 第三位表示"更多分片", 如果分片了的话, 最后一个分片置为 0, 其他是 1. 类似于一个结束标记.
  • 13 位分片偏移(framegament offset): 是分片相对于原始 IP 报文开始处的偏移.其实就是在表示当前分片在原报文中处在哪个位置. 实际偏移的字节数是这个值 8得到的. 因此, 除了最后一个报文之外, 其他报文的长度必须是 8 的整数倍(否则报文就不连续了).
  • 8 位生存时间(Time To Live, TTL): 数据报到达目的地的最大报文跳数. 一般是64. 每次经过一个路由, TTL -= 1, 一直减到 0 还没到达, 那么就丢弃了. 这个字段主要是用来防止出现路由循环
  • 8 位协议: 表示上层协议的类型
  • 16 位头部校验和: 使用 CRC 进行校验, 来鉴别头部是否损坏.
  • 32 位源地址和 32 位目标地址: 表示发送端和接收端.
  • 选项字段(不定长, 最多 40 字节) : 略

🏳️‍🌈三、网段划分(重要)

IP 地址分为两个部分, 网络号主机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网络号: 保证相互连接的两个网段具有不同的标识;
主机号: 同一网段内 , 主机 之间具有相同的网络号, 但是必须有不同的主机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不同的 子网 其实就是把网络号相同的主机放到一起.
  • 如果在子网中新增一台主机, 则这台主机的网络号和这个子网的网络号一致, 但是主机号必须不能和子网中的其他主机重复.

3.1 基于IP地址分类划分

通过合理设置主机号和网络号, 就可以保证在相互连接的网络中, 每台主机的 IP 地址都不相同.

那么问题来了, 手动管理子网内的 IP, 是一个相当麻烦的事情.

有一种技术叫做 DHCP, 能够自动的给子网内新增主机节点分配 IP 地址, 避免了手动管理 IP 的不便.
一般的路由器都带有 DHCP 功能. 因此路由器也可以看做一个 DHCP 服务器.过去曾经提出一种划分网络号和主机号的方案, 把所有 IP 地址分为五类, 如下图所示(该图出 自[TCPI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A 类 0.0.0.0 到 127.255.255.255
  • B 类 128.0.0.0 到 191.255.255.255
  • C 类 192.0.0.0 到 223.255.255.255
  • D 类 224.0.0.0 到 239.255.255.255
  • E 类 240.0.0.0 到 247.255.255.255

随着 Internet 的飞速发展,这种划分方案的局限性很快显现出来,大多数组织都申请 B 类网络地址, 导致 B 类地址很快就分配完了, 而 A 类却浪费了大量地址;

  • 例如, 申请了一个 B 类地址, 理论上一个子网内能允许 6 万 5 千多个主机. A 类地址的子网内的主机数更多.
    然而实际网络架设中, 不会存在一个子网内有这么多的情况. 因此大量的 IP 地址都被浪费掉了.

3.2 基于子网掩码划分

针对上面这种情况提出了新的划分方案, 称为 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

  • 引入一个额外的子网掩码(subnet mask)来区分网络号主机号;
  • 子网掩码也是一个 32 位的正整数. 通常用一串 “0” 来结尾;
  • IP 地址和 子网掩码 进行 “按位与” 操作, 得到的结果就是网络号;
  • 网络号主机号 的划分与这个 IP 地址是 A 类、B 类还是 C 类无关;
  • CIDR 表示法​(如 /28)中的数字表示 ​子网掩码中连续的 1 的个数
  • 子网地址范围就是 2 的 子网掩码的最后连续0的个数 次方 ,可用范围需要 减 2(不包括网络地址全0 和 广播地址全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见,IP 地址子网掩码 做与运算可以得到网络号, 主机号从全 0 到全 1 就是子网的地址范围;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还有一种更简洁的表示方法,例如 140.252.20.68/24,表示 IP 地址为140.252.20.68, 子网掩码的高 24 位是 1,也就是 255.255.255.0

补充

  1. IP 是 有用且有限的资源!
  2. 经过合理划分,来给不同的区域,国家,组织,学校等使用!
  3. 我们的网络世界,是被各个国家的运营商精心设计过的,从硬件到软件!
  4. 路由器的两个作用:路由和构建子网

3.4 为什么要进行网络划分

提高网络效率:

  • 通过划分网络,可以将大型网络分割成多个小型、易于管理的子网。这有助于减少网络中的广播流量,因为广播域被限制在每个子网内,从而提高了网络的整体效率。
  • 划分网络后,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带宽资源,因为每个子网可以根据其特定的需求进行配置和优化。

增强网络安全:

  • 网络划分有助于实施更细粒度的访问控制策略。通过限制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 划分网络还可以将敏感数据和系统与其他网络部分隔离开来,以降低潜在的安全风险。

优化网络性能:

  • 划分网络可以平衡网络负载,通过在不同的子网中分配不同的流量类型(如语音、视频和数据),可以确保每种流量类型都能获得所需的带宽和性能。
  • 此外,划分网络还可以减少网络中的延迟和抖动,从而提高实时通信应用的性能。

便于网络管理:

  • 划分网络使得网络管理员能够更容易地监控和管理网络。通过为每个子网配置不同的管理策略,管理员可以更有效地跟踪和解决网络问题。
  • 划分网络还可以简化故障排除过程,因为管理员可以更容易地确定问题所在的网络部分。

支持可扩展性:

  • 划分网络使得网络能够更容易地扩展和适应未来的需求。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加,管理员可以通过添加新的子网来扩展网络,而无需对整个网络进行重大更改。
  • 划分网络还有助于实现模块化设计,使得网络更容易根据业务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举一个现实中的例子:

  • 假设学号的前6为代表院号,后10位代表自己的编号!

假设我在学校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很多重要的东西,但是只有学号能够代表钱包的主人,此时我需要将钱包还给这个主人,此时我们可以在学校里面一个个问其他同学的学院号,看他们的学院号是否匹配,匹配之后再去学院找,但是这种方式效率很低,一次只能排除一个人,因此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把学院号告诉我们学院学生会主席,让他在校学生会中寻找目标学院,然后再让钱包主人的院学习会通知钱包主人(前提各个学院的学生会主席都在校学生会中),此时就能很快归还钱包(效率大大提高),具体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五、特殊的 IP 地址

  • 将 IP 地址中的主机地址全部设为 0, 就成为了网络号, 代表这个局域网;
  • 将 IP 地址中的主机地址全部设为 1, 就成为了广播地址, 用于给同一个链路中相互连接的所有主机发送数据包;
  • 127.*的 IP 地址用于本机环回(loop back)测试,通常是 127.0.0.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六、IP 地址的数量限制

我们知道, IP 地址(IPv4) 是一个 4 字节 32 位的正整数. 那么一共只有 2 的 32 次方 个 IP地址 , 大概是 43 亿左右. 而 TCP/IP 协议规定, 每个主机都需要有一个 IP 地址.

这意味着, 一共只有 43 亿台主机能接入网络么?

实际上, 由于一些特殊的 IP 地址的存在, 数量远不足 43 亿; 另外 IP 地址并非是按照主机台数来配置的, 而是每一个网卡都需要配置一个或多个 IP 地址.

CIDR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 IP 地址不够用的问题(提高了利用率, 减少了浪费, 但是 IP地址的绝对上限并没有增加), 仍然不是很够用. 这时候有三种方式来解决:

  • 动态分配 IP 地址: 只给接入网络的设备分配 IP 地址. 因此同一个 MAC 地址的设备, 每次接入互联网中, 得到的 IP 地址不一定是相同的;
  • NAT 技术(后面会重点介绍);
  • IPv6: IPv6 并不是 IPv4 的简单升级版. 这是互不相干的两个协议, 彼此并不兼容; IPv6 用 16 字节 128 位来表示一个 IP 地址; 但是目前 IPv6 还没有普及;

🏳️‍🌈七、私有 IP 地址和公网 IP 地址

如果一个组织内部组建局域网,IP 地址只用于局域网内的通信,而不直接连到 Internet 上,理论上,使用任意的 IP 地址都可以,但是 RFC 1918 规定了用于组建局域网的私有 IP 地址

  • 10.*:前 8 位是网络号,共 16,777,216 个地址
  • 172.16.到 172.31.:前 12 位是网络号,共 1,048,576 个地址
  • 192.168.*:前 16 位是网络号,共 65,536 个地址

包含在这个范围中的, 都成为私有 IP, 其余的则称为全局 IP(或公网 I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私有IP地址不能出现在公网中!
  2. 私有IP地址,可以在不同的私网中进行重复!
  3. 虽然存在公网,但是我们上网都必须先接入指定的一个内网中!
  4. 我们所有人,都在各自的内网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一个路由器可以配置两个 IP 地址, 一个是 WAN 口 IP, 一个是 LAN 口 IP(子网IP).
  • 路由器 LAN 口连接的主机, 都从属于当前这个路由器的子网中.
  • 不同的路由器, 子网 IP 其实都是一样的(通常都是 192.168.1.1). 子网内的主机IP 地址不能重复. 但是子网之间的 IP 地址就可以重复了.
  • 每一个家用路由器, 其实又作为运营商路由器的子网中的一个节点. 这样的运营商路由器可能会有很多级, 最外层的运营商路由器, WAN 口 IP 就是一个公网 IP 了.
  • 子网内的主机需要和外网进行通信时, 路由器将 IP 首部中的 IP 地址进行替换(替换成 WAN 口 IP) 这样逐级替换, 最终数据包中的 IP 地址成为一个公网 IP. 这种技术称为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

模拟报文传输过程:192.168.1.201/24 → 122.77.241.3/2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网络世界 = 内网 + 公网 构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八、路由

在复杂的网络结构中, 找出一条通往终点的路线;

路由的过程, 就是这样一跳一跳(Hop by Hop) “问路” 的过程.

所谓 “一跳” 就是数据链路层中的一个区间. 具体在以太网中指从源 MAC 地址到目的MAC 地址之间的帧传输区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P 数据包的传输过程也和问路一样.

  • 当 IP 数据包, 到达路由器时, 路由器会先查看目的 IP;
  • 路由器决定这个数据包是能直接发送给目标主机, 还是需要发送给下一个路由器;
  • 依次反复, 一直到达目标 IP 地址;

那么如何判定当前这个数据包该发送到哪里呢? 这个就依靠每个节点内部维护一个路由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路由表可以使用 route 命令查看
  • 如果目的 IP 命中了路由表, 就直接转发即可;
  • 路由表中的最后一行,主要由下一跳地址和发送接口两部分组成,
  • 当目的地址与路由表中其它行都不匹配时,就按缺省路由条目规定的接口发送到下一跳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

本篇博文对 【LInux网络】网络层IP协议全面解析 做了一个较为详细的介绍,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呢

觉得博主写得还不错的三连支持下吧!会继续努力的~

http://www.xdnf.cn/news/203329.html

相关文章:

  • 亚马逊低价商城战略全解析:跨境卖家突围价格战的7维作战体系
  • 鸿蒙应用开发 知识点 官网快速定位表
  • 鉴权方案与 Sa-Token(元宝胡编乱造中)
  • 【LaTex】8.2 段落格式
  • 关于codeforces设置中文 以及 插件安装后没显示中文的问题解决
  • 【MQ篇】RabbitMQ之惰性队列!
  • Java——构造方法
  • 数据结构算法竞赛训练网站OJ(Online Judge)
  • el-dialog弹窗关闭时调了两次刷新数据的接口
  • KBEngine 源代码分析(二):协议注册和处理
  • Vue 生命周期钩子总结
  • 【前缀和 差分数组 数论】P6042 「ACOI2020」学园祭|省选-
  • 【DeepSeek认证】最好的MODBUS调试工具
  • 什么是数据链路层的CRC检测以及为什么要放到帧尾?
  • 民办生从零学C的第十二天:指针(1)
  • 探秘Transformer系列之(31)--- Medusa
  • MySQL的数据类型
  • 从灰色地带走向阳光监管的漏洞产业
  • 运维实施27-Linux权限管理
  • 有源医疗器械的安规三项
  • 2025“钉耙编程”中国大学生算法设计春季联赛(8)10031007
  • sql学习笔记(四)
  • Java方法执行机制与入口点实现深度解析
  • 跨平台数据采集方案:淘宝 API 对接 React Native 实现移动端实时监控
  • docker镜像构建常用参数
  • [计算机科学#4]:二进制如何塑造数字世界(0和1的力量)
  • Linux虚拟机无法重启网络
  • 4G FS800DTU上传图像至巴法云
  • DDD是什么?电商系统举例
  • 今日行情明日机会——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