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Hinton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说起

“深度人工智能”是成都深度智谷科技旗下的人工智能教育机构订阅号,主要分享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技术发展、学习经验等。此外,订阅号还为大家提供了人工智能的培训学习服务和人工智能证书的报考服务,欢迎大家前来咨询,实现自己的AI梦!
 

一、平地惊雷

“物理学是没人了吗?”、“学计算机的和学物理的感觉天塌了”、“物理学不存在了”、“简直不敢相信……”。当昨天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颁奖结果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皇家科学院公布后,整个科学界似乎都陷入了震惊之中。因为这次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名单,确实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料,不是最令人惊讶的一次,而是更加令人瞠目结舌。谁也没有想到,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竟然授予了人工神经网络领域的研究者John J. Hopfield和Geoffrey E. Hinton,颁奖词直接且坦率,称其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

图片

图片

这两位科学家以其深厚的物理学背景,探索了如何使用物理学的方法来训练人工神经网络,从而推动了机器学习领域的发展。他们的研究不仅革新了我们对智能系统的理解,而且还展示了物理学在跨学科研究中的强大应用潜力。然而,正是这样的突破性进展,引发了物理学界乃至整个科学界的广泛讨论,许多人对此感到意外,同时也引发了对未来科学研究方向的深刻思考。

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者之一,约翰·约瑟夫·霍普菲尔德(John Joseph Hopfield),不仅是一位在人工神经网络领域有着深远影响的科学家,也是杰出的美国物理学家。他在生物物理学和统计物理学领域做出了诸多开创性的贡献,尤其是在神经网络的研究上,霍普菲尔德的名字几乎是与这一领域的诞生与发展紧密相连的象征。

图片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霍普菲尔德在1982年提出的Hopfield网络模型,无疑是神经网络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一模型创造性地引入了精确的二值神经元和能量函数的概念,构建了一个能够高效存储和检索记忆的自关联网络。Hopfield网络的出现,不仅为解决复杂的组合优化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还在图像识别等应用中展示出了巨大的潜力。特别是在自联想存储和优化问题上的出色表现,使得这一模型成为了众多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手中的利器。

霍普菲尔德的工作不仅开启了对大脑计算机制的研究,还极大地推动了计算神经科学的发展。他关于如何在存储网络中实现稳定记忆的大规模处理的研究成果,为后来的深度学习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霍普菲尔德的贡献,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是对人类认知方式的一种深刻洞见,展示了物理学在跨学科研究中的无限可能性。

而另一位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杰出人物,则是声名显赫的杰弗里·辛顿(Geoffrey E. Hinton)。作为被广泛誉为“人工智能三巨头之一”、“人工智能教父”以及“深度学习之父”的辛顿教授,不仅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还是图灵奖的获得者。辛顿的研究工作在推动机器学习尤其是深度学习的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的贡献使得计算机可以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学习和改进自身性能,进而解决了许多传统算法难以处理的问题。

图片

有趣的是,当辛顿教授接到诺贝尔委员会的获奖通知电话时,他的第一反应并非是欣喜若狂,而是充满了怀疑——他不确定这是否只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我怎么能够确定这不是一个诈骗电话?”辛顿在接受采访时回忆道。这种反应既体现了辛顿教授的谨慎态度,也反映了当今社会中电信诈骗日益普遍的现象。不过,在确认了消息的真实性之后,辛顿教授的惊喜之情自然是溢于言表。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科研成就的认可,也是对整个深度学习领域多年来努力的肯定。

众所周知,图灵奖是为了纪念“计算机科学之父”阿兰·图灵而设立的,它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最高荣誉,被誉为“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之一,杰弗里·辛顿(Geoffrey E. Hinton),不仅是图灵奖的得主,更是人工智能领域中公认的“深度学习之父”。辛顿教授在深度学习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为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辛顿教授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贡献,激励了无数投身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可以说,在很多AI从业者的书架上,都能找到一本被翻阅得有些破旧的书籍——《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这本书是深度学习领域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它详细介绍了深度学习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实践,成为了许多技术人员的床头读物。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资深的研究者,都能从中汲取到宝贵的知识和灵感,它不仅是一本书籍,更是引领人们探索机器学习奥秘的一把钥匙。




 

二、意料之外

在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之前,各大媒体和权威人士纷纷对可能的获奖方向进行了大胆预测。回顾近几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多元化的趋势:2023年聚焦于阿秒光学,这是研究时间尺度极短的光物理现象;2022年则表彰了在量子信息科学领域的贡献,这是一个结合了量子力学与信息技术的前沿领域;2021年,奖项授予了在复杂系统方面的研究,强调了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理论的重要性;而在2020年,天体物理学成为了主角,表彰了对黑洞的研究成果。

自2016年凝聚态物理因拓扑物态和拓扑相变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以来,已经过去了八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凝聚态物理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的研究成果,因此许多人猜测,今年的奖项或许会回归这一领域,毕竟它一直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从超导电性到量子自旋液体等多种现象的研究。

图片

又或者是近年来研究较为热门的自旋电子学、转角石墨烯、拓扑绝缘体、掺铒光纤放大器、非线性与混沌物理、量子密码与量子计算、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些都是近年来物理学研究中备受瞩目的领域。

自旋电子学,作为一种利用电子自旋而非电荷来传递信息的技术,正在逐步改变我们对电子设备的认知;

转角石墨烯的研究则揭示了材料科学中的新维度,通过调整石墨烯层间的角度,科学家们能够创造出具有全新物理特性的材料;

图片

拓扑绝缘体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其表面能传导电流而内部却是绝缘的特性,为未来的电子器件设计提供了无限可能;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发明则极大地提高了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距离和容量;非线性与混沌物理的研究则为我们理解复杂系统的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量子密码与量子计算作为量子信息科学的核心部分,正逐步走向实用化,预示着信息安全和计算能力的革命;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发现,则为拓扑量子计算铺平了道路,这一效应无需外加磁场即可实现,极大地简化了实验条件。

图片

然而,无论多么全面的预测,都无法完全捕捉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的最终决定。尽管上述每一个领域都有着令人激动的研究成果和潜在的应用前景,但这一次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最终颁发给了人工神经网络领域的研究者。

这一结果不仅打破了常规思维,也让人们意识到,物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汇点同样值得高度重视。这次的获奖不仅突显了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还表明了科学探索的无限可能性。它提醒我们,科学研究的边界正在不断扩展,而诺贝尔奖也在不断地鼓励那些推动技术和社会进步的创新力量。




 

三、他山之石

这对研究传统物理学的学者来说,可能并不是一个容易理解的结果,但它何尝不是一个新的机遇呢?当传统物理学的研究推进到一定阶段,面临着难以逾越的瓶颈或是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时,或许以仿生学为主导的人工神经网络将会成为一个崭新的突破口。杰弗里·辛顿(Geoffrey E. Hinton)提出的反向传播算法,就是一种以物理梯度下降法为基础的算法模型,它通过逐层调整神经网络中的权重来最小化误差,这一过程与物理学中的优化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实际上,物理与人工智能之间的桥梁早已搭建好。AI学界一直以来都在使用物理的方法解决问题,设计算法模型,以求更好地理解和模拟自然界中的复杂现象。从模拟大脑神经元活动的神经网络,到利用力学原理优化机器人运动控制,再到通过热力学和统计力学来理解深度学习中的能量景观,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已经成为AI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图片

例如,神经网络模仿了大脑中神经元的工作方式,通过连接权重的调整来学习和预测。这一过程与物理学中的能量最小化原理相似,都是寻找最优解的过程。此外,机器人运动控制中使用的动力学方程,以及热力学中的熵概念,在深度学习的能量景观中也找到了对应的应用。这些交叉领域的研究不仅拓宽了AI的应用范围,也为物理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

然而,面对这一趋势,物理学界是否也应该反思并借鉴AI的数据驱动算法模型来进行科研呢?在物理学的研究中,面对海量的数据和复杂的系统,传统的理论分析方法有时显得力不从心。借助AI的数据驱动算法,物理学家不仅可以更快地处理大量实验数据,还能探索新的物理规律和现象。例如,在粒子物理学中,AI已经被用来加速粒子碰撞事件的分类;在凝聚态物理中,机器学习技术也被用于发现新材料和预测物质属性。

图片

因此,这次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颁发不仅是一次对过去成就的表彰,更是一种对未来研究方向的指引。它提示我们,学科间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跨学科的合作将成为推动科学进步的关键力量。对于传统物理学者而言,这不仅是一次挑战,更是一个拥抱新技术、拓展研究视野的机会。

通过借鉴AI的数据驱动方法,传统物理学的研究者可以更有效地处理复杂的数据集,发现隐藏的规律,甚至提出新的理论模型。这不仅能够加速科学发现的过程,还能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因此,这次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颁发不仅标志着对人工神经网络领域先驱者的认可,也预示着未来科学研究的新趋势——跨学科合作将成为常态,而AI技术将在这一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图片

这一趋势不仅体现在基础科学研究中,也在实际应用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从材料科学到生物医药,从环境保护到能源开发,AI技术的应用正在打破传统学科的壁垒,促进不同领域的深度融合。对于传统物理学者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通过积极拥抱新技术,他们不仅能够应对当前研究中的挑战,还能为未来的科学发展贡献力量。





 

四、孤胆英雄

回顾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Geoffrey Hinton的科研生涯,许多突破性的研究成果都是在面临极大压力、不被外界认同的情况下,通过另辟蹊径而最终脱颖而出的。Hinton的科研之路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但他始终坚定地走在自己认定的道路上。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Geoffrey Hinton及其同事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Experiments on Learning by Back Propagation》,让训练多层神经网络的“反向传播算法”(Backpropagation Algorithm)广为人知。这一算法的提出,为机器学习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得深层神经网络的训练成为可能,极大地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然而,尽管反向传播算法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并一度成为研究热点,但到了1995年左右,这一热潮逐渐被新兴的统计机器学习方法所取代。统计机器学习凭借其强大的理论基础和灵活性,在一段时间内占据了主导地位,反向传播算法的研究也因此进入了相对沉寂的时期。

图片

此时,Hinton的研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由于当时缺乏足够的数据和计算资源,许多AI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从业者开始对神经网络的有效性产生怀疑。“我们当时并没有足够的数据,也没有足够的计算机运行能力,AI和计算机科学的从业者认为神经网络是一厢情愿的想法。”Hinton回忆道。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即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也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哪怕是在学术会议上,他也只能坐在房间的最角落,几乎被众人遗忘。在那些大牛云集的人工智能会议上,Hinton的存在感微乎其微,仿佛被边缘化了一般。

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Hinton也多次感受到了来自内心的挣扎:“有很多次我都觉得我不会继续这项工作了。”但他依然选择了坚持。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他在后来的技术浪潮中,得以见证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和认可。这一历程不仅展示了科学研究中的曲折与坚持,也体现了科学发现的价值往往需要时间来验证。

图片

接下的时间里,统计机器学习的风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了主导地位,即使是在2006年,当Hinton在《科学》杂志上首次提出“深度学习”这一概念时,业界的响应仍然寥寥无几。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迎来了一个转折点。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有了巨大的飞跃,超快速芯片的问世极大地提升了计算能力,同时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催生了海量的数据资源。这些技术进步为Hinton的算法提供了施展的空间,使得深度学习技术变得异常强大。

在这样的坚持下,时间来到了2012年,Geoffrey Hinton和他的团队成员Alex Krizhevsky和Ilya Sutskever发布了一篇题为《ImageNet Classification with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进行ImageNet图像分类)的论文。这篇论文标志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Hinton带领的团队不仅发布了这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还带着他们研发的AlexNet模型参加了当年的ImageNet大规模视觉识别挑战赛(ILSVRC)。在比赛中,AlexNet以惊人的优势获胜,其错误率比第二名低了整整10%,这一成绩震惊了整个机器学习社区。

图片

这篇论文被2012年的NIPS(神经信息处理系统会议)收录,并被认为是深度学习热潮的开启之作。它不仅展示了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方面的巨大潜力,还预示着深度学习即将成为主流研究领域和技术应用的基石。AlexNet的成功,不仅在于技术上的突破,更在于它向全世界展示了深度学习的可行性和巨大前景。

同年,“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等词汇也开始频繁出现在《纽约时报》的头版报道中,这标志着深度学习技术正式步入公众视野,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技术媒体和主流新闻开始广泛报道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并关注深度学习。

图片

“人们终于理解了这个概念,我感到很欣慰。”Hinton在谈及这一转折点时表示。多年的坚持和不懈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开始在工业界和社会层面产生深远影响。这一时刻不仅是Hinton个人事业的一个高峰,也是深度学习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它开启了深度学习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序幕。




 

五、功成名就

后来人们所讲的“深度学习革命”,正是始于Hinton团队在2012年发布的那篇论文《ImageNet Classification with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以及他们在ImageNet ILSVRC挑战赛中的惊人胜利。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崛起,也为接下来的几年乃至十几年的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直到十二年后的今天,深度学习的影响仍在不断扩大,推动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进步。

图片

事后,斯坦福大学的李飞飞教授在回顾这段历史时说道:“自2012年以来,深度学习的发展堪称‘一场惊人的革命,令人做梦都没想到’。”这场革命不仅改变了我们对人工智能的认知,也极大地推动了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从此,人们开始相信,大数据、算力和深度模型是通往通用人工智能的关键三要素。

随着深度学习的不断发展,最初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s)逐渐进化为更加复杂和高效的模型。递归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RNNs)的出现,使得模型能够处理序列数据,如文本和语音。紧接着,Transformer架构的提出,克服了RNNs在处理长序列时的局限性,极大地提高了训练效率和模型性能。而最新的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s)和生成式预训练变换器(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s, GPT)系列模型,则进一步推动了自然语言处理和生成任务的能力,使得机器能够生成高质量的文本和图像。

图片

这些技术的迭代不仅展示了深度学习的强大生命力,也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打开了新的大门。从最初的图像识别到语音识别,再到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技术在各个领域展现出了惊人的适应性和创造力。它不仅改变了科学研究的方式,也深刻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从智能手机的语音助手到在线推荐系统,无不渗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身影。

这场深度学习革命不仅改变了技术格局,也重塑了人们对未来的想象。它让我们相信,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和跨学科合作,我们有可能实现更加智能、更加高效的人工智能系统,最终朝着通用人工智能的目标迈进。

在Hinton的研究生涯中,他经历了行业的变迁和各种困难,但始终坚持下来,最终取得了今天的辉煌成就。可以说,现代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他的贡献。Hinton最初研究的是基础人工神经网络,这一领域曾经历了一段被质疑、被行业抛弃的艰难时期,但唯有他一直坚持下去。

图片

Hinton曾说过一句令人深思的话:“坚持你所认为正确的,直到世界追上你的脚步。”这句话不仅是他个人信念的真实写照,也成为了激励无数科研工作者的座右铭。在他看来,不是他的研究不够好,而是世界接受新观念的速度相对较慢。他确信,只要持之以恒,终有一天会得到认可。

Hinton的研究之路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尽管他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关于反向传播算法的论文,但这一成果并未立即获得广泛认同。当时的计算机算力有限,数据资源也不丰富,这些因素限制了神经网络的实用性,使得许多人对这一领域持怀疑态度。在这样的背景下,Hinton的研究几乎成了孤军奋战,但他从未放弃。

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时期,Hinton依然坚信神经网络的巨大潜力。他不断地尝试新的思路和技术,推动了深度学习领域的进步。2012年,Hinton团队在ImageNet竞赛中的胜利,不仅证明了深度学习的有效性,也为这一领域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从那时起,深度学习技术迅速崛起,成为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驱动力。

图片

Hinton的故事告诉我们,科学探索是一条充满不确定性和挑战的道路,但只要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就有可能在看似无望的情况下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正是由于Hinton的坚持和远见,现代人工智能才能取得如此显著的进步。他不仅推动了技术的发展,还激励了新一代科研人员,让他们相信,即使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也应坚持自己的信念,直到世界追上自己的步伐。

如今,从图像识别到语音处理,从自然语言处理到自动驾驶,深度学习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Hinton等先驱者的不懈努力和执着追求。他们的故事不仅是对个人成就的肯定,也是对科学精神的最好诠释。




 

六、后事之师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是现代AI模型的奠基石,也是迈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关键技术之一。要全面地学习和进入人工智能领域,人工神经网络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一步。神经网络不仅在理论上为机器学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在实际应用中展现了强大的功能,从图像识别到语音处理,再到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几乎涵盖了人工智能的所有核心领域。

对于希望入门或深入学习人工神经网络的朋友来说,掌握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想要获取免费的人工神经网络基础学习资源,可以关注“深度人工智能”订阅号中的学习菜单。这里提供了丰富且系统的教程和资料,可以帮助学习者从零开始逐步建立起对神经网络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图片

人工智能作为当前和未来的科技主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I已经在各行各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智能家居到自动驾驶,从医疗健康到金融服务,几乎无处不在。因此,不仅仅是专业的研究人员或工程师,每一个对技术感兴趣的普通人,甚至是学生和职场人士,都应该了解和学习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人工神经网络,可以打开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当前AI技术背后的原理,还能参与到这一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中去。无论是为了职业发展还是个人兴趣,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技术都是非常有价值的。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工智能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学习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也将为个人的职业生涯增添无限的可能性。

回顾近年来的科技发展,人工智能对世界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从制造业到医疗健康,从金融服务到教育娱乐,几乎每一个领域都在经历着由AI带来的深刻变革。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和应用场景都在向着AI化发展,这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推动了全球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图片

360公司的创始人周鸿祎曾说过:“所有行业都值得被AI重做一遍。”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AI技术的广泛适用性和颠覆性潜力。这意味着,无论是在传统的制造业、农业,还是在新兴的服务业、信息技术产业,AI都有可能通过其独特的技术优势,重新定义行业标准和运作模式,从而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生产和管理方式。

例如,在制造业中,AI可以通过智能预测维护、优化生产流程等方式,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医疗健康领域,AI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金融服务中,AI可以用来进行风险评估、智能投顾等,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在教育领域,AI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提供定制化的教学计划。

图片

不仅如此,AI还在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形态。自动驾驶技术正在改变交通运输业,智能家居系统正在重塑我们的居住环境,而虚拟助手和聊天机器人则在改变我们与数字世界的交互方式。这些变化不仅提升了行业的效率,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体验。

周鸿祎的观点实际上是对当前科技发展趋势的高度概括。AI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意味着对现有行业的升级和改造,更预示着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在这个过程中,AI不仅能够重塑每个行业,还能够推动社会整体向着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前进。因此,可以说,AI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是推动未来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可以想象一下,当AI对各行各业进行全面重塑之后,社会的生产力将会发展到何种程度。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I将在各个领域展现出其巨大的潜力,从提高生产效率到优化资源配置,从创新产品设计到个性化服务提供,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未来的工厂将变得更加智能化,医疗诊断将更加精准,金融服务将更加个性化,教育将更加定制化,交通将更加安全高效……这一切都将极大地提升社会的整体生产力和生活质量。

图片

对于普通人而言,我们或许不是AI行业的从业者,但我们不能对AI一无所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AI将会逐渐演变成各种工具,渗透到我们工作的各个方面,甚至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办公软件中的智能助手,还是家庭中的智能设备,甚至是健康管理中的智能应用,AI技术都将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懂得AI的人将会成为新时代的宠儿。他们不仅能在职场中占据竞争优势,还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掌握AI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将使我们在面对新的技术挑战时更加从容,也能更好地利用这些工具来提升工作效率和个人生活质量。

图片

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颁发,虽然是对人工神经网络在科研方向的一个具体应用的认可,但实际上,这只是AI技术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的一个缩影。未来,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将不仅限于科研领域,还将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教育、交通、金融等多个领域。从药物发现到基因编辑,从自动驾驶到智慧城市,从个性化教育到智能物流,人工神经网络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推动这些领域的发展。

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它将深刻地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整个社会,理解和掌握AI的基本知识都将是迎接未来挑战的关键。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颁发,不仅是对科研成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指引,预示着AI将在更多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官方服务号,专业的人工智能工程师考证平台,包括工信部教考中心的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人社部的人工智能训练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的计算机视觉工程师、自然语言处理工程师的课程培训,以及证书报名和考试服务。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dnf.cn/news/1559135.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一条长河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JavaSE——集合1:Collection接口(Iterator和增强for遍历集合)

目录 一、集合框架体系(重要) 二、集合引入 (一)集合的理解与好处 三、Collection接口 (一)Collection接口实现类的特点 (二)Collection接口常用方法 (三)Collection接口遍历元素的方式(Iterator和增强for) 1.使用Iterator(迭代器) 1.1Iterator(迭代器)介绍 1.2Itera…

OmniH2O——通用灵巧且可全身远程操作并学习的人形机器人(其前身H2O是HumanPlus的重要参考)

前言 由于我司一直在针对各个工厂、公司、客户特定的业务场景,做解决方案或定制开发,所以针对每一个场景,我们都会反复考虑用什么样的机器人做定制开发 于此,便不可避免的追踪国内外最前沿的机器人技术进展,本来准备…

指针函数C++

指针函数概念 指针函数在C中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函数。从本质上讲,它是一个函数,不过其返回值是一个指针类型的数据。例如,像int* plusfunction(int a, int b);这样的函数声明,plusfunction就是一个指针函数,它接受两个i…

【学习笔记】Linux系统基础知识4 —— date命令详解

提示:学习Linux系统基础命令 date 命令详解 一、前期准备 1.已经正确安装并成功进入Linux系统 说明:本实验采用的 Redhat 系统(因系统不一致,可能部分显示存在差异) 二、学习内容 1、date命令 1. 功能说明 date …

SpringBoot实现电子文件签字+合同系统

​ 博客主页: 南来_北往 系列专栏:Spring Boot实战 在现代企业中,合同管理和电子文件签字已成为日常运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提升效率和安全性,我们可以使用SpringBoot框架来实现一个电子文件签字和合同管理系统。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

ITMS-90899: Macs with Apple silicon support issue

文章目录 1.问题2.解决方法2.1 直接忽略这个警告邮件,不会影响app的正常上传2.2 通过在项目的Info.plist文件中加LSMinimumSystemVersion : 12.0 来消除警告 参考链接: 1.问题 ITMS-90899: Macs with Apple silicon support issue - The app isn‘t comp…

机器学习入门(一)

一、机器学习概述 1、人工智能 像人一样智能的综合与分析,机器模拟人类。 是一个系统,像人那样思考,像人那样理性思考。 是一个系统,像人那样活动,像人那样合理的系统 2、机器学习 让机器自动学习,而不…

公司防泄密软件哪个好?6款公司内部文件防泄密软件,2024超好用推荐!

企业的核心机密就如同生命之源,然而,数据泄露的风险也随之而来,让不少企业头疼不已。 面对这一挑战,选择一款高效、可靠的防泄密软件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公司防泄密软件哪个好? 接下来,就让我…

posix接口与system V接口及其异同

POSIX接口和System V接口是用于多线程和进程间通信的两种主要编程接口。它们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功能和适用场景。以下是对这两种接口的详细介绍及其异同点。 POSIX接口 特点 标准化: POSIX(可移植操作系统接口)是由IEEE制定的标准,旨在提供统…

​ ​视觉任务大一统!图像生成,编辑,翻译三合一!全能视觉助手PixWizard来袭!

文章链接:https://arxiv.org/pdf/2409.15278 github链接:https://github.com/AFeng-x/PixWizard 亮点直击 任务统一:针对视觉任务的多样性,提出将其框架化为图像到图像的转换问题,并通过后处理将生成的可视化效果转化…

瑞华技术募资额巨降过半:业绩大幅下滑,信用期外应收账款占比高

《港湾商业观察》黄懿 上市的节奏有快有慢,常州瑞华化工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瑞华技术”,920099.BJ)自2023年3月被北交所受理后,于2024年8月29日获得注册批文,9月25日正式挂牌上市。 据了解&#…

大学生课程设计报告--基于JavaGUI的贪吃蛇

前言 ​ 贪吃蛇游戏是一个基础且经典的视频游戏,它适合作为学习编程的人进行一些更深入的学习,可以更加了解关于循环,函数的使用,以及面向对象是如何应用到实际项目中的; ​ 不仅如此,贪吃蛇游戏的规则在思考后可以拆分,有利于学生将更多精力去设计游戏的核心逻辑,而…

前端性能优化全面指南

前端性能优化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页面加载速度、响应时间和交互流畅度直接影响用户的留存率和满意度。以下是常用的前端性能优化方法,从网络层、资源加载、JavaScript 执行、渲染性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优化。 减少 HTTP 请求 合并文件:将多…

文献下载/影响因子查询/文献检索/文献翻译平台推荐

文献下载平台 科研通 文献互助平台 - 科研通(AbleSci.com) 每天签到可领10积分,右上角求助文献,一篇10积分,基本实现免费下载。 尽量输入doi(类似文献id),如果没有doi则输入标题作者摘要等信息&#xff0…

YOLO11模型推理 | 目标检测与跟踪 | 实例分割 | 关键点估计 | OBB旋转目标检测

前言 本文分享YOLO11的模型推理,检测任务包括物体分类、目标检测与跟踪、实例分割 、关键点估计、旋转目标检测等。 首先安装YOLO11 官方默认安装方式 通过运行 pip install ultralytics 来快速安装 Ultralytics 包 安装要求: Python 版本要求&…

南京大学《软件分析》李越, 谭添——1. 导论

导论 主要概念: soundcompletePL领域概述 动手学习 本节无 文章目录 导论1. PL(Programming Language) 程序设计语言1.1 程序设计语言的三大研究方向1.2 与静态分析相关方向的介绍与对比静态程序分析动态软件测试形式化(formal)语义验证(verification) 2. 静态分析:2.1莱斯…

这个问题做项目的时给某些客户普及过,这里再给你普及一下

有些因素不是地理概念,没错!但与地理有关!可以通过地理位置将他们链接起来,再结合其它业务数据,完成数据分析!例如百度地图会将:餐饮、文化、交通、住宿、甚至价格、天气与位置关联分析&#xf…

超越单线程:Web Worker 在前端性能中的角色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用户对网页性能的期待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想象一下,当你打开一个网站,瞬间加载、流畅操作,没有任何卡顿和延迟,这种体验无疑会让你倍感惊喜。然而在前端开发中,…

@Service代替@Controller注解来标注到控制层的场景?

在SpringBoot开发中,Controller和Service基本上是日常开发中使用的最频繁的两个注解。但你有没考虑过Service代替Controller注解来标注到控制层的场景?换言之,经过Service标注的控制层能否实现将用户请求分发到服务层的功能? 前言…

【斯坦福CS144】Lab5

一、实验目的 在现有的NetworkInterface基础上实现一个IP路由器。 二、实验内容 在本实验中,你将在现有的NetworkInterface基础上实现一个IP路由器,从而结束本课程。路由器有几个网络接口,可以在其中任何一个接口上接收互联网数据报。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