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 大模型应用场景探讨
● 通过哪些性能指标来评估微调后的大模型实际业务效果?
**【议题说明】**本议题主要探讨评估微调后大模型在实际业务场景中效果的性能指标,确保模型优化与业务目标一致。探讨该议题对用户企业具有多方面的价值,精确地选择和应用这些性能指标可以帮助企业更全面地理解模型的实际表现和业务影响,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议题主持人】朱祥磊 山东移动 系统架构:**社区组织多位大模型领域用户专家研讨,通过哪些指标对微调后的大模型进行评估,以达到微调后的大模型对业务支撑能够有较好的效果,发挥模型价值,助力业务发展。
关于**[【大模型行业应用落地系列】]****–** 社区以帮助行业企业用户获得大模型助手、针对大模型应用落地建立系统性认知为目的,从大模型项目落地顶层战略设计、大模型应用场景、大模型高质量语料获取、面向大模型的数据平台搭建、大模型数据生命周期存储管理、推理集群和训练集群难点、企业AI大模型人才培养等方面,由已经实验践行的技术领导者们牵引,展开多个部分的主题讨论,并在同行中取得共识,希望最终为更多的行业企业大模型应用落地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欢迎关注!
许小龙 某金融企业 大模型工程师:
评估微调后的大模型在实际业务场景中的效果是一个多方面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性能指标,以确保模型的优化与业务目标保持一致。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性能指标:
1.精确度(Accuracy):这是一个基本的分类任务性能指标,表示模型预测正确的结果占总结果的数量的比例。
2.精确度和召回率:精确度关注的是模型预测为正例的样本中有多少是真正的正例,而召回率则是关注所有真正的正例有多少被模型预测出来。这两个指标常用于评估模型在二分类问题上的性能。
3.F1分数:它是精确度和召回率的调和平均数,用于同时考虑精确度和召回率的情况,适用于不平衡数据集。
4.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这是模型做出预测所需的时间,对于实时性要求高的业务场景尤为重要。
5.抗扰动能力(Robustness to Adversarial Attacks):评估模型在面对有意的输入扰动时保持性能稳定的能力。
6.计算效率(Computational Efficiency):指模型处理数据和进行预测的速度,涉及到模型的计算复杂度。
7.均方误差(Mean Squared Error, MSE):常用于回归问题,表示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差的平方的平均数。
8.R方值(R-squared):衡量模型解释数据变异性的能力,越接近1表明模型解释的数据变异性越强。
9.数据隐私(Data Privacy):在处理敏感数据时,需要确保模型的使用不违反数据隐私法规。
10.用户满意度(User Satisfaction):直接反映了终端用户对模型输出的满意程度,可能需要通过用户调查等方式获得。
11.成本节省(Cost Saving):通过自动化决策或提高效率等方式,模型实施后可为企业带来的成本节约。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和需求,对上述指标进行选择和组合,以形成一个全面且灵活的评估指标体系。同时,挑战在于平衡这些指标之间的关系,同步提升业务指标和性能指标,从而实现最佳的业务效果。
朱祥磊 山东移动 系统架构师:
除了通用的大模型业务效果的性能指标,金融企业可能还需要考虑其他特定的性能指标,如风险评估、客户分群、欺诈检测等。
评估微调后的大模型实际业务效果,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性能指标:
1.准确率(Accuracy):这是最基本的性能指标,表示模型正确预测的样本数占总样本数的比例。
2.精度(Precision):表示模型预测为正的样本中真正为正的样本的比例。
3.召回率(Recall):也称为真阳性率,表示模型真正预测为正的样本占所有实际为正的样本的比例。
4.F1 分数(F1 Score):是精度和召回率的调和平均数,用于综合考虑模型的精度和召回率。
5.AUC-ROC(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是真正率(TPR)与假正率(FPR)的曲线,AUC-ROC表示ROC曲线下的面积,用于衡量模型的整体性能。
6.交叉熵损失(Cross-Entropy Loss):在分类问题中,交叉熵损失表示模型预测的概率分布与真实概率分布之间的距离。
7.混淆矩阵(Confusion Matrix):用于分析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包括真正例(TP)、假正例(FP)、真反例(TN)和假反例(FN)。
8.稳定性(Stability):表示微调后的大模型在不同数据集或不同时间点上的表现是否稳定。
9.可解释性(Interpretability):表示模型的可理解程度,对于金融行业来说非常重要,因为需要了解模型的决策依据。
10.运行时性能(Runtime Performance):包括模型的推理速度、内存占用等,用于评估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效率。
在金融行业中,可能还需要考虑其他特定的性能指标,如风险评估、客户分群、欺诈检测等方面的指标。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性能指标进行评估。
金海波 昆仑银行 大数据负责人:
评估微调后的大模型实际业务效果,在评估模型时,建议根据具体业务场景选择合适的指标。
通常需要关注以下这几个指标:
1.准确率(Accuracy):准确率是模型正确预测的样本数占总样本数的比例。
2.精确率(Precision):精确率是指在预测为正样本的样本中,实际为正样本的比例。
3.召回率(Recall):召回率是指在所有实际为正样本的样本中,被模型预测为正样本的比例。
4.F1 分数(F1 Score):它是精确率和召回率的调和平均数,用于综合考虑精确率和召回率的表现。
5.AUC-ROC(Area Under the Curve -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描述了不同阈值下的真正例率(TPR)和假正例率(FPR)。AUC-ROC是ROC曲线下的面积,取值范围在0.5到1之间,值越大表示模型性能越好。
6.响应时间:评估模型在实际部署后的响应时间,以确保模型在处理请求时具有足够的性能。
7.可解释性:对于某些业务场景,模型的可解释性可能也很重要。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如SHAP、LIME等)来评估模型的可解释性。
8.鲁棒性和稳定性:评估模型在不同数据分布或噪声数据下的表现,以及模型在不同时间点的性能波动。
需要根据业务场景选取其中的指标,通过这些指标的表现来评估整体的业务效果。
张志强 福田汽车 技术经理:
具体使用哪些指标,需要根据实际任务需求和数据特点来决定。
评估微调后的大模型在实际业务中的效果,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性能指标:
1.准确率(Accuracy):衡量模型正确预测的样本占总样本的比例。这是最直观的性能指标,但有时候模型的复杂度和过拟合可能会影响准确率的评估。
2.精度(Precision)和召回率(Recall):准确率是总体评估,但有时候我们更关心模型在某一类别的表现,这时候就需要用到精度和召回率。精度是模型预测为正样本的样本中真正为正样本的比例,而召回率是所有真正的正样本中被模型预测为正样本的比例。
3.F1 分数(F1 Score):是精度和召回率的调和平均数,用于综合考虑精度和召回率的表现。F1 分数越高,说明模型在分类任务中的表现越好。
4.混淆矩阵(Confusion Matrix):通过混淆矩阵可以详细了解模型在各类别上的表现,包括真正例(TP)、假正例(FP)、真反例(TN)和假反例(FN)。
5.ROC 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和 AUC-ROC(Area Under the ROC Curve):ROC 曲线描绘了随着阈值变化,模型的真正率和假正率的变化情况。AUC-ROC 是 ROC 曲线下的面积,取值范围是 0.5 到 1,值越大表示模型性能越好。
6.损失函数(Loss Function):对于回归或者分类任务,可以使用均方误差、交叉熵等损失函数来衡量模型的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距。损失函数越小,说明模型的预测能力越强。
训练/验证/测试集上的表现: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通过观察模型在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上的表现,可以评估模型的泛化能力。
7.模型复杂度:除了以上提到的性能指标,还需要考虑模型的复杂度,包括模型的大小、参数量、运行时间等。在保证性能的同时,选择复杂度较低的模型可以避免过拟合和欠拟合问题。
议题共识总结
评估微调后的大模型在实际业务场景中的效果是一个综合、多维度的过程,涉及到一系列关键性能指标的深入考量。这些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准确率、精确度、召回率、F1分数、响应时间、抗扰动能力、计算效率、均方误差、R方值、数据隐私、用户满意度和成本节省等。每一个指标都从不同角度出发,全面评估了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运行效率、稳定性、可理解性以及经济效益,映射出模型在实际业务中的表现和价值。
在应用这些指标进行评估时,关键在于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和场景选择适合的指标组合,形成一个全面的评估体系。例如,在金融行业,除了通用的性能指标外,还需关注风险评估、客户分群、欺诈检测等与业务密切相关的特定指标。这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模型的优势和不足,还能指导模型的进一步优化和应用,确保模型的性能提升与业务目标的实现相辅相成。
此外,平衡这些指标之间的关系,确保在提升一方面性能时不会过度牺牲其他方面的表现,是实现最佳业务效果的另一个重要挑战。例如,提高模型的准确率不应以牺牲用户体验或增加计算成本为代价。因此,企业和开发者需要细致考量各项指标在特定业务场景中的重要性和相互影响,通过不断的测试、评估和调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
以下是设置性能指标来评估微调后的大模型实际业务效果的具体的价值所在:
-
准确评估模型表现:通过综合评估模型的准确性、效率、泛化能力和可解释性,企业可以更准确地理解模型的优势和局限,为业务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
成本效益分析:评估模型的资源消耗和业务带来的收益,帮助企业优化资源分配,减少不必要的开销,确保投资回报最大化。
-
了解用户需求:通过评估模型在实际业务中的表现,如用户满意度,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及时调整产品或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
业务创新:评估模型的业务影响,如提高效率、增加收入等,可以帮助企业识别新的商业机会或优化现有流程,加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
鲁棒性和安全性评估:通过评估模型的鲁棒性,企业可以确保模型在面对各种输入和攻击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潜在的风险。
-
确保合规性:评估和优化模型的可解释性,确保AI决策过程的透明度,有助于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标准,减少合规风险。
-
效率优化:通过评估模型的推理时间和训练效率,企业可以优化模型部署流程,加速产品上市时间,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综上所述,通过多维度性能指标的综合评估,可以确保微调后的大模型在实际业务场景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为模型的持续优化和业务决策提供了科学、客观的依据。这一过程不仅提升了模型的业务价值,还促进了技术与业务需求的深度融合,为企业带来了长远的发展潜力。
大模型&AI产品经理如何学习
求大家的点赞和收藏,我花2万买的大模型学习资料免费共享给你们,来看看有哪些东西。
1.学习路线图
第一阶段: 从大模型系统设计入手,讲解大模型的主要方法;
第二阶段: 在通过大模型提示词工程从Prompts角度入手更好发挥模型的作用;
第三阶段: 大模型平台应用开发借助阿里云PAI平台构建电商领域虚拟试衣系统;
第四阶段: 大模型知识库应用开发以LangChain框架为例,构建物流行业咨询智能问答系统;
第五阶段: 大模型微调开发借助以大健康、新零售、新媒体领域构建适合当前领域大模型;
第六阶段: 以SD多模态大模型为主,搭建了文生图小程序案例;
第七阶段: 以大模型平台应用与开发为主,通过星火大模型,文心大模型等成熟大模型构建大模型行业应用。
2.视频教程
网上虽然也有很多的学习资源,但基本上都残缺不全的,这是我自己整理的大模型视频教程,上面路线图的每一个知识点,我都有配套的视频讲解。
(都打包成一块的了,不能一一展开,总共300多集)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资料,需要点击下方图片前往获取
3.技术文档和电子书
这里主要整理了大模型相关PDF书籍、行业报告、文档,有几百本,都是目前行业最新的。
4.LLM面试题和面经合集
这里主要整理了行业目前最新的大模型面试题和各种大厂offer面经合集。
👉学会后的收获:👈
• 基于大模型全栈工程实现(前端、后端、产品经理、设计、数据分析等),通过这门课可获得不同能力;
• 能够利用大模型解决相关实际项目需求: 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需要处理海量数据,利用大模型技术可以更好地处理这些数据,提高数据分析和决策的准确性。因此,掌握大模型应用开发技能,可以让程序员更好地应对实际项目需求;
• 基于大模型和企业数据AI应用开发,实现大模型理论、掌握GPU算力、硬件、LangChain开发框架和项目实战技能, 学会Fine-tuning垂直训练大模型(数据准备、数据蒸馏、大模型部署)一站式掌握;
• 能够完成时下热门大模型垂直领域模型训练能力,提高程序员的编码能力: 大模型应用开发需要掌握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框架等技术,这些技术的掌握可以提高程序员的编码能力和分析能力,让程序员更加熟练地编写高质量的代码。
1.AI大模型学习路线图
2.100套AI大模型商业化落地方案
3.100集大模型视频教程
4.200本大模型PDF书籍
5.LLM面试题合集
6.AI产品经理资源合集
👉获取方式:
😝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保存图片到wx扫描二v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